2021年末,陕西全省苹果种植面积931.7万亩,产量1242.46万吨,形成了渭北南部、渭北北部和陕北山地三大产业带;建有4.0智能选果线130多条,冷藏库470万吨;建成全国最大的苹果浓缩汁加工基地,出口苹果浓缩汁7.4万吨;注册苹果品牌519个,4个品牌荣登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10强,陕西苹果两次搭载神舟飞船进入太空……如果说三秦大地上哪项农业主导产业能有千万吨产量、千亿级产值、千万人从业,苹果产业毫无疑问会是首选答案。在咸阳市彬州市新民镇,彬州东立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东汉指着满山的红苹果向记者讲述山地苹果在这里的成长之路——
我以前做建筑工程生意,在全国各地干工程时,了解到山地果园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心想着彬州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干脆回家尝试着自己干,希望在家乡也能种出高品质的山地苹果。新民镇东坡村的山地,海拔1210米,200米-800米的深度黄土层,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种植优质高端品种的苹果。考察过种植环境后,我便决定弃商从农,在这里成立了彬州东立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
这些年,我们合作社建成山地苹果园650亩,引进国内外十余种优新品种苹果树苗,利用现代化格网立架栽培模式,肥水一体化管理,机械化操作合作社经营。随后,又建设了冷藏气调库、产业化包装车间,推出电商销售平台,通过网络平台认领认养的农场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观光采摘,并辐射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增收。我的苹果主要在线上销售,全国十几个省市都有,首批上市的华硕和蜜脆,每盒卖到120元,每个卖到10元以上,年收益达到300万元左右。过去这一片都是“四荒地”,现在已经变成大家的“致富园”了。
这几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山地苹果在我们彬州发展很快,不光我们东坡村,瑶池头村、万人村等十来个村也都有山地苹果。我们将来还要走高端果品路线,发展生态观光、研学写生、民宿康养等产业,让山地苹果卖得更好,叫得更响,走得更远。(三秦都市报记者 文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