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镇王家峁村高标准农田建设 供图 府谷县融媒体中心
正在建设的清水川电厂三期 摄影 刘贺伟
第四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摄影 吕晓慧
高尧峁村沿黄土石山区生态绿化建设项目 摄影 刘贺伟
陕北之北,万里长城横亘东西,九曲黄河环绕于斯,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的榆林市府谷县坐落于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府谷县谱写出浓墨重彩的华章,交出亮眼成绩单。
2012年至2021年,府谷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8%,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稳居全省前列。 站在新的起点上,一个“产业强盛、生态优美、绿色宜居”的府谷正在崛起。
1 产业集聚积蓄发展动能
十年来,府谷县努力走以科技创新引领转型的新路子,深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
镁作为最轻的结构材料,极佳的医用生物植入材料,国家战略材料钛、锆、铪等的还原剂以及极富前景的储氢、储能材料,具有非常好的前景。中国的原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陕西的原镁产量占全国的60%左右,府谷县的原镁产量占全球、全国产量分别达到40%、50%以上。目前,世界上95%的原镁是通过硅热法生产的。
府谷县与西安交通大学签约共建陕西省镁基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以科技助推金属镁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团队已经在实验室环境内证明可以通过硅热法直接生产出纯度高达99.995%的高纯镁,证明了产出低品质镁并非硅热法的本征属性。还研发了“阻热梯凝,温压双控”技术,并利用合作企业现有的横罐装备建成了国内首条1000吨/年3N5A级高品质镁示范线,实现了3N5A级高品质镁的工业化连续、稳定生产。
一系列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成为府谷县产业建设的关键支撑。清水川电厂二期、新元洁能等一批大型骨干项目陆续建成投产,陕北—湖北特高压换流站启动送电,千万千瓦级煤电产业集群加快构建,风能、太阳能项目填补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空白。特别是2023年清水川电厂三期建成后,清水川电厂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煤电一体化企业。府谷县先后被确定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县、创新型试点县。
转型时不我待,发展迫在眉睫。府谷县充分利用技术创新推动多能互补新业态,推进煤层气开发,国内首个亿立方米煤层气水平井整装规模开发项目完成钻井;首创应用低阶煤高温热解技术,镁冶炼用低阶煤高温热解煤气、镁冶炼用低阶煤高温热解煤气副产洁净炭成为全国镁行业协会标准。东鑫垣荒煤气制氢技术开辟了国内煤制氢新路径,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五大产业握拳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科技创新加快,驱动传统产业升级,“榆谷A1”杂交谷子获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认定,海红果酿酒技术成为科技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坚持招大商、招好商。截至去年底,府谷县培育形成高新技术企业8户、科技型中小企业42户,创新主体持续壮大。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8.5%,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今年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14.88亿元,增长7.7%。地方财政收入34.84亿元,增长88.2%。固定资产投资131.91亿元,增速2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47元,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99元,增长5.7%,位居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前列。
十年来,府谷县一直把实体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链升级。当前全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抓好关键技术攻关,加大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建设,释放创新创造活力,努力打造秦晋蒙区域创新发展高地。
2 生态修复展现绿色底色
绿色,是一个城市发展最亮丽的底色。近年来,府谷县全力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黄河碛塄、孤山川、皇甫川国控断面和清水川市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
在充分学习借鉴米脂县高西沟经验的基础上,由县水利局牵头在木瓜镇东梁村实施综合治理项目,力争将其打造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工程,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项目集中府谷县农业、林业、水利、乡村振兴等部门资金、技术力量,将高标准农田、坡改梯、拦沙坝、旱作节水、植树绿化、畜草种植等产业项目集中到木瓜镇东梁村,通过“山顶坡改梯、山腰林草绿化、沟底拦沙坝、道路集水”等水保措施,逐步实现土不下山、水不出沟的效果,推进立体式生态治理模式,实现生态治理、粮食提产、增收致富的目标。
东梁村的建设,仅仅是府谷县加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的一个缩影。2021年,木瓜镇的大柳树墕、东梁、王家峁、台问沟、尧坬坡村和古城镇的王家梁、罗家沟、沙圪坨8个行政村,共治理1.56万亩坡耕地,年新增粮食产量达312.82万公斤,年直接经济效益达625.64万元。
府谷县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梁峁沟洼纵横,全县耕地面积105.98万亩,常用耕地面积83.23万亩,2020年高标准农田面积仅有4万亩。为此,该县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补齐农业短板、提升耕地质量的最主要抓手,通过平整撂荒地、改良土壤、水利配套等措施,推动田成方、渠成网,旱能灌、涝能排,不到两年时间,高标准农田实现了翻番,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农业有奔头、农村有看头、农民有盼头。
让群众真切享受到绿色健康发展的成果,一直是府谷县坚持绿色发展的动力。“十四五”期间,全县还将规划实施13个项目区7.5万亩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力争“十四五”末高标准农田达到25万亩以上。
拦沙工程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在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部署实施的水土保持重点项目,府谷县域全境均处于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境内山大沟深、地形破碎,是实施拦沙工程的重点地区。
在“十四五”规划中,该县将持续安排实施253座拦沙坝工程,其中2022年新建61座。目前,黄河流域陕西段年均入黄泥沙量从2000年之前的8亿多吨降至2021年的2.7亿吨,流域内32个国考断面水质优于国考目标30多个百分点。
府谷县将持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珍惜山川河海的自然之美,开启通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门,全县正昂首阔步迈向“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新征程。
3 城乡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十年来,府谷县加快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全速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能级提升巨大,一张张蓝图变成广大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场景,真正让城乡群众过上了宜居宜业的好生活。
市政道路、供水、供热、公共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1%,老城经济中心、新区综合服务中心、新府山宜居宜业中心“三位一体”空间布局加速形成。
建成2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木瓜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新民村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庙沟门镇、大昌汗镇、老高川镇被评为“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府谷镇被评为“中国乡村振兴示范镇”,城镇化率达到68%。
东部协同发展、西部转型发展、南部特色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交通基础设施取得长足发展。支线机场试验段建设,黄河东线引水工程开工,准朔铁路、大石一级公路、沿黄公路建成通车,公路通车里程达3270公里。
“问需于民”为品质生活“加码”,推行“民生实事群众定”。今年以来,该县主动顺应群众关切,启动河滨路、马家沟、富昌路等一批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拆除一批违章建筑和老旧房屋,建成投用中医院和八中、三幼等一批学校,新增一批口袋公园、城市绿地和停车场。
2012年至2021年,累计投入268.97亿元用于民生事业,实施集中供暖、供气、供水和优化公共交通、解决停车难、完善社区公共服务等暖民心行动。五保供养、老年优待、孤残救助、优抚安置等保障标准高于省市平均水平,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备案民生项目788个,项目总投资421819万元,受益群众达19.8万人。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内外兼修”感受幸福来敲门。曾经的西尧沟村是采煤塌陷区,自然环境差,村民收入低。近年来,西尧沟村推进“三变”改革,通过地企融合共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蝶变后的西尧沟村旧貌换新颜,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村里已经建成20座大棚,2021年底村集体经济分红每人分了2000元。”府谷县庙沟门镇西尧沟村党支部书记柴平说,“今年村里提出继续扩种大棚蔬菜,村民们都特别支持。”
府谷县深入实施村党组织班子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开展“逐村发现一批致富带头人进班子、吸引一批外出优秀能人进班子、选聘一批优秀大学生进班子”的“三个一批”进班子计划,着力打造过硬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全面激活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强劲动能。
城乡融合发展没有终点,只有新的更高起点。府谷县将继续坚持全域一体理念,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最终绘就一幅“城乡融合美”的壮丽画卷。
风劲帆满正启航,重任千钧再奋蹄。
咬紧既定目标,府谷县奋勇争先,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城乡融合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以新思路促新变化,以新举措创新成就。全县上下正在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的工作热情加压奋进,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迈步前行,奋力谱写府谷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文 李建彪 刘贺伟 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