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陕西省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五十场)。陕西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于春富从加强医疗救治资源准备、强化正常诊疗资源准备、切实做好居家治疗工作三方面介绍相关情况。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于春富介绍相关情况
在加强医疗救治资源准备方面,陕西严格落实国家有关设置要求,在全省定点医院床位总数已达标的基础上,加快提标改造ICU及可转换为ICU的床位数,确保需要时各类ICU床位可扩展至床位总数的20%。同时,陕西各市(区)根据人口规模,加快将方舱医院提标改造为亚(准)定点医院,全面做好危重症患者的收治准备。
立足医疗救治工作实际和群众需要,陕西指导各地市在定点医院内设置独立的血液透析、分娩室、儿科病房,组建多学科(MDT)医疗团队,加快提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救治能力;要求各地市指定1家综合实力强、救治水平高的医院作为亚(准)定点医院的托管医院,具体负责医院的整体运行;组建医疗、护理、院感、信息、后勤、管理等人员组成的医疗队,整建制接管相关病区。
陕西组建了45支省级应急救治医疗队,承担应急支援任务,队员全部来自省直省管医院和各地三级医院;持续对重症救治、传染病骨干医师、专科护士等开展培训工作,累计培训各类骨干950人、线上培训医务人员50余万人次。
在强化正常诊疗资源准备方面,陕西要求各地市科学评估核酸采样服务供应和需求,不得随意撤销核酸采样点,最大限度缩短群众排队等候时间。按照“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原则,陕西加快推进二级及以上医院设置发热门诊,在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发热诊室;各地市也将陆续通过多种途径将设置发热门诊(诊室)的医疗机构名单向社会公布,并确保24小时开放;对擅自关闭、停诊发热门诊(诊室)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将立即予以纠正。
在现有基础上,陕西重点加快三级医院综合ICU、专科ICU、可转换ICU等建设工作,在二级综合医院独立设置重症医学科,在二级传染病、儿童专科医院设置重症监护病房,并按标准建设和改造重症监护单位,确保随时可使用,作为三级医院重症资源的有益补充。
在切实做好居家治疗工作方面,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先后发布了《以医联体为载体做好新冠肺炎分级诊疗工作方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明确了居家治疗有关事项。其中,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或症状轻微的感染者,或基础疾病处于稳定期、无严重的心肝肺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需要住院治疗的感染者可以采取居家治疗的方式应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有必要的居家治疗人员,给予必要的对症治疗和口服药指导。居家治疗人员应尽可能在相对独立的房间居住,使用独立卫生间,配备专用体温计、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物资及带盖的垃圾桶;如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5℃超过3天,或呼吸困难、气促,或原有基础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或儿童、孕妇等出现明显不适,此时应做好防护,就近到发热门诊或综合能力较强医疗机构进行诊疗;居家治疗人员如症状明显好转或无明显症状,自测抗原阴性并且连续两次核酸检测Ct值≧35(两次检测间隔24小时),可结束居家治疗,恢复正常生活和外出。(文/图 马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