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装了两种药,退烧药在发烧38.5度以上再喝,注意休息,多喝水……”近日,在渭南市华州区杏林镇梓里村卫生室,村医郭英为村民冯亮打完退烧针后,一边在小纸药袋上写上用法用量,一边仔细叮嘱他注意事项。
渭南市华州区杏林镇梓里村村医郭英为村民测量血压
“两顿饭并一顿吃,只为多看一个病人;手机24小时开机,线上指导村民用药;上门问诊送药,不漏一户……”从2022年12月13日接诊第一个发热患者后,近一个月来,郭英都坚守岗位,用心为村民诊治。
刚送走一位就诊村民,还没来得及喝一口水,郭英赶紧打开手机里的“梓里村卫生室健康咨询群”,一早上的时间里,又有几十条@她的消息。“来咨询的大多是中老年人,症状多为发烧、感冒、咳嗽。我接诊时没空看手机,只能利用吃饭、休息的时候一一回过去。”郭英说。
随着防疫工作的重点向“保健康、防重症”转变,村卫生室成了梓里村做好村民医疗救治的第一道防线。当了20多年村医的郭英,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全力以赴做好全村1934名村民的健康服务。
为配备足够的药品,郭英积极与杏林镇卫生院联系,每周报备两次药品用量。“目前村卫生室储备有退烧、止咳、治感冒、抗病毒等150多种药物,够三天用量。如果出现个别短缺药品,给镇卫生院汇报后都能得到及时供给。”郭英指着药品架上整齐摆放得药物介绍。
最近一周,村上的发热人数有所减少,每天在5人左右。但全村65岁及以上重点人群健康状况却让郭英格外费心。通过上门拜访、打电话和微信聊天等方式,郭英不间断地对他们进行诊疗、随访和心里疏导。趁着下午吃完饭的空闲,郭英匆忙提着早已装好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小手电筒、消毒液等物品的医疗包,快步朝郭学让老人家走去。
村医郭英入户为村民做健康检查
69岁的郭学让是郭英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象。郭大爷退脚行动不便,他和老伴两人都有高血压,儿女也不在身边。12月13日晚上21时许,郭大爷觉得胸闷气短,体温升高,便第一时间给郭英打电话。得知情况后,郭英立马赶来为其打退烧针,指导服药,还顺便测了血压,这让郭大爷很感动。七八天后,老人病情稳定并逐渐恢复健康。郭英还一直放心不下,天天上门巡诊。
“今天好多了,不咳嗽,也不头晕了。”考虑到郭大爷还有其它基础病,郭英像往常一样,坚持对他的身体进行仔细检查。“叔,您的血压有点低,今天降压药暂时先别吃。”“要加强营养,注意保暖,出门戴好口罩……”检查完后,郭英还不忘宣传防疫知识。正是这一点一滴的小事,带给了乡亲们满满的信心。郭大爷感激地说:“孩子,谢谢你!有村医在身边,就是安心。”
筑牢基层疫情防线,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当前,华州区10个镇215名乡村医生充分发挥“接地气、环境熟、面对面、点对点”的优势,昼夜奔忙在各自的村头巷尾,做好诊疗用药、签约居民健康监测、慢病随访、疫苗接种、协助转诊等重点工作,确保“应访尽访、应治尽治”,卫生健康服务不断档。
春节临近,村卫生室对备药、消毒等工作做了提前安排。“作为村医,我会保持24小时‘在线’,做好村民的健康守门人。”郭英说。(文/图 杨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