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延安市宝塔区新城街道阳光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为主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针对居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建立健全以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为主的“三长联动”机制,推行以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为主的“五治”融合,全力开启共建共治共享新征程,努力唱响居民群众生活幸福曲。
新城街道阳光社区的志愿者们
坚持政治引领 扣牢小区治理责任链条
新城街道阳光社区牢牢把握党组织在小区治理中的“主心骨”作用,按照组织推荐、联名举荐、业主自荐的方式,建立健全以“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和“专(兼)职网格员—物业大管家”为主的“3+2”联动服务体系,推选产生1名网格长、16名楼栋长、32名单元长、32名党员中心户,迎来191名在职党员、4名下沉干部积极参与小区治理,全面靠实上下联动、左右发力的治理责任,激活党员在小区治理中的先锋作用,提升党组织在小区治理中的话语权。
坚持法治保障 推进小区治理规范有序
新城街道阳光社区把法治思想贯彻于小区治理全过程,在小区设立法治小凉亭、法治文化小广场,制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三字经”,营造依法治理小区浓厚氛围。新城街道阳光社区开展“三官一律”进小区活动,聘请律师担任社区法律顾问,围绕物业收费、拆迁赔偿、婚姻家庭、居住权等问题,常态化开展阳光法律大讲堂活动,先后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20余次;协调杨家岭派出所在小区内设置警务室,常态化开展巡逻巡查、矛盾纠纷调解活动;联合城管执法中队开展城管执法进小区活动,先后整治小区楼道、地下停车场等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环境污染活动14次,有效保障了小区规范化管理。
坚持德治教化 提振小区治理文明新风
新城街道阳光社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小区要美、美在文明,民风要正、正在公约”的安居乐业理念,建立了以“十个严禁、十个倡导、十个没有”为主要内容平安小区创建公约,提倡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大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建由在职党员、社区干部、社会志愿者和山丹丹志愿服务队为主的6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文明祭扫、爱心送考、户籍登记、疫苗接种、上门核酸等8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联合市民政局、区属文化部门开展防范诈骗夜谈会、红色电影进小区、法律大讲堂等13次活动。
坚持居民自治 彰显小区治理主体地位
为提高广大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新城街道阳光社区积极响应业主申请,多次召开筹备会议,选举产生杨家岭北苑小区第一届业主委员会,制定《杨家岭北苑业主委员会议事规则》《杨家岭北苑小区管理规约》等,进一步捋顺和调动居民群众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新城街道阳光社区在小区设立阳光议事亭,开展以“社区党总支和居委会、小区党支部和业委会、居民群众、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等多方协商的议事机制,累计为小区补植绿化5000余株、增加爱护花草提示牌40个,解决小区房屋漏水20处、更换园区公告栏10个、LED电子屏3处,安装集中充电桩55个,维修小区大门石材破损、楼栋墙皮脱落、地下盖板破损、商业排气污染、车库安全升级等问题90余起。
新城街道阳光社区第十一网格党支部选举大会
坚持智治助力 优化小区治理服务品质
新城街道阳光社区积极探索“智慧社区”管理服务新模式,围绕“关爱老年人”主题,打造了“爱心守望”党建服务品牌,将疫情期间停用的电子门磁进行再利用,安装到辖区的孤寡老人家中,与独居老人进行了“认亲结对,爱心守望”一对一包抓,紧急情况下老人会启动爱心门磁联系社区,社区工作者通过“智慧物联云助手”APP接警提供上门服务;在小区党群服务站内设置了小区监控管理服务室,安装了484个摄像头,实现小区无死角、全覆盖的智慧鹰眼监管;在小区公共区域设置3处电子屏幕,定期播放文明小区、法治小区建设内容;在地下停车库入口、栋楼单元门口设置了自动识别、智慧门禁管理系统,实现人和车扫码出入;开设物业服务公众号,居民群众通过手机实现取暖缴费、政策咨询、问题反馈等服务;通过智慧街道权限下放,植入“智慧小区”管理平台,实现疫情防控、违法建设、环境卫生、小区安全等综合治理“智慧化”;结合便民服务,设置科普驿站、图书阅览室、四点半课堂、健身房、棋牌室、歌舞排练室、儿童乐园等19个功能部室,打造了小区5分钟、社区10分钟、街道15分钟的生活圈,为居民群众提供从育幼到助老,涵盖医疗、教育、文化、法治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务200余次,让居民群众足不出区就能享受“美丽在新区、服务在社区、幸福在小区”的美好生活。(宝塔区新城街道阳光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