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欢迎新进来的居民朋友们,左上角点一下关注,我们的直播马上就要开始啦!”正式开场前,黄雁社区负责人杨潇一边热情地跟直播间的观众打招呼,一边做着直播准备。2月23日上午,西安市碑林区张家村街道黄雁社区“民呼雁来·小红船为民服务”直播间迎来了“首演”。
黄雁社区以智慧党建为抓手,在原有依托社区微信公众平台而形成的“线上亮身份,线下做服务”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将社区治理引入网络直播模式。直播既可以作为社区倾听民意的“耳朵”,也可以作为居民表达意见建议的“传声筒”,在社区和居民间搭建起新的沟通渠道,通过网络直播听取居民声音,使社区治理的各项举措更加贴合民意。
民呼雁来·线上直播带服务
“办理高龄补贴所需资料有:身份证原件、户口本首页和本人页复印件......”黄雁社区工作人员走进直播间,为大家逐一解答直播中提出的问题。这是黄雁社区尝试网络直播的“初体验”,当被问起直播是否紧张,工作人员说,“直播嘛,就是把社区最真实的工作状态展现给大家。很多年轻人需要上班,老年人行动不便,我们就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居民了解社区工作动态、知晓惠民政策,让直播平台成为居民了解社区、反映社情民意、居民参与治理的新平台。”
网络直播将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分为党务工作、特色服务、居务工作这三大直播版块,讲述内容图文并茂,首次直播深得居民的喜爱。观众的点赞不断刷屏:“为民服务为你点赞”“这才是正能量直播间”“这活动给力”“社会在发展,社区服务跟上,赞赞赞”“不错,社区还挺潮流的”......
首次直播便有喜人的数据,直播时长30分钟,场观人数626人,本场点赞次“1万+”人次,互动人数27人,粉丝831人。
民呼我行·线下移动送服务
下播后,根据网络直播中居民“直播点单”的事项,工作人员通过“移动办公桌”将服务送到家。社区工作人员真正成为了社区、党员和居民线上线下的“服务管家”。
“您好,阿姨,您在社区直播间留言说,您因为腿脚不便,子女工作太忙没时间到社区领取您新办的残疾证,我们给您送来了。”社区工作人员将办好的残疾证送到了老人家中,老人激动地竖起大拇指点赞。
耿老今年72岁高龄了,他儿子留言表示,平常家里只有父母俩人,闲来无事时就写写书法,老人听说社区开通了网络直播间,早早就等着直播开始。老人说:“看到咱黄雁社区为居民的日常点滴生活默默付出了这么多,作为辖区居民,我一定多多支持咱社区的工作。”
58岁的老党员留言称,自己因身体原因一直无法参加党员集中学习活动,询问工作人员能不能送学到家。工作人员看到留言后立即行动,通过线下“移动办公桌”为老人送书上门、送学到家,社区负责人杨潇对老人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讲解,在保证社区全体党员学习任务不掉队的同时,更是带去了党组织对于年迈党员的亲切关怀。
这次直播活动的开展,用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推行“线上+线下”“网络+网格”的服务形式,让居民了解社区工作动态、知晓惠民政策,让直播平台成为居民了解社区、反映社情民意、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新平台,探索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模式。(碑林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