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区党支部,我们可以看书读报、健身、下棋,社区不仅把支部建到了我们家门口,更把服务送到了我们心坎上。”榆林市府谷县河滨路便民服务中心内,一位社区居民表示。
今年,河滨路便民服务中心以小区党支部创建为基础,以党建为引领,针对居民的热点难点问题,整合各方资源,因地制宜,开启小区治理“幸福密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
机制创新 让党群凝聚起来
河滨路便民服务中心位于府谷县老城区,人口多、老旧小区多、小区治理问题多。该中心按照封闭小区单独组建、“三无”小区联合组建、平房片区划区域组建等方式建立党组织,探索建立“1+2+N”党组织体系,通过以网格党员为轴,业委会、物业、邻里中心为基,吸收小区楼院党员、在职党员、四(五)级长党员等配齐配强党组织。每个党支部对接驻区单位和联系企业选派党建指导员和红色顾问,不断提升邻里支部党建助推自治功能,全面搭起小区共驻共治桥梁。
今年,该便民服务中心162个“三无”小区和156个平房片区整合组建党组织,推动组织在小区建立、资源在小区集聚、难题在小区化解,用“走心”服务和工作实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统筹联动 让资源链接起来
该中心天化路社区党委联合驻区单位党组织投入10万余元共同建设了党群流动服务站,将多元服务延伸到小区住户,打通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米”。社区强化发挥驻区单位、邻里中心、楼栋(院)自管自治作用,深挖“吹哨报到”共建潜能,深化推进线上线下“居民点单、社区派单、驻区单位和党员干部接单”共建联建,109家驻区单位、10家联系企业下沉到小区,利用线上平台和线下走访全面排查居民诉求,动态梳理建立居民需求清单,结对帮扶困难居民52户,常态化开展入户慰问、小区清理整治等活动,通过全域党组织“契约化”共建,织密全域全员参与小区治理和服务网。
全科管理 让治理实效起来
该中心赵石尧社区园丁巷邻里中心党支部委员苏波带领小区居民,通过走家入户排查摸底、协调管道铺设路线、联系对接供热公司,奔波忙碌6个月,解决了园丁巷259户1000余人的集中供暖问题,附近居民每每谈及此事都竖起大拇指。
天化路社区按照“定人、定格、定责”的原则,对接联系1360余名党员干部建立小区党员先锋队、“双报到”干部志愿服务队、居民自管服务队、社区网格员工作队等40余支队伍,深入68个网格联合开展疫情防控、创文、防汛等工作,不断提升小区治理的动能,全面推进小区治理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多元参与 让服务贴心起来
“过去小区无物业、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像个自由市场。车辆乱停、空中飞线如蜘蛛网一样、广告都贴到了入户门上。现在小区事有人管,院子敞亮了、环境也美了,‘三无’小区变成了‘三好’小区。”大沙沟社区华盛家园住户崔三占高兴地说。
该中心通过多方走访调研,探索推行“五会”联动工作机制,小区支部每周组织召开民情恳谈会、党群议事会、重大事项听证会、单位联评会等,集民情、议民事、调民诉、解民困、听民声,解决老旧小区改造等群众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目前,通过召开各类会议解决居民诉求210余件。
全域共建 让小区靓丽起来
走进物贸家园小区,可以看到多彩的文化墙、功能齐全的居民活动室、宽敞的邻里议事厅……小区党支部充分整合资源,健全小区功能、完善服务制度,以情促改、以新换心,实现了老旧小区向“新”而生,让“老”居民过上了“新”生活。
该中心各社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评选“好夫妻、好婆媳、五好文明家庭”等典型模范,构建邻里和谐关系,建立邻里共建微信群,创造居民议事沟通的渠道,搭建邻里沟通的平台,组织开展邻里共建活动,促进邻里情感交流,营造积极向上的邻里和睦氛围。居民发挥自身职业优势、专业特长,志愿帮助解决居民“家门口”的问题,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文 李霞 杨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