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景区”美了乡村 鼓了百姓“钱袋子”
来源:西安新闻网  |  2023-04-06 09:03:10

  在秦岭脚下的花香里露营,在渭水河畔触摸历史体验农事、在环山路片区观赏国际艺术村落……伴随着一个又一个“农业景区”建成开放,昔日的村庄更美了,老百姓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农业景区”让乡村流淌着大自然的美妙音符,也奏响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田园牧歌”。  

  从美丽乡村到艺术村落,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近年来,西安市以打造“农业景区”为抓手,在各区县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农业规模化和都市现代农业项目,在保证粮食与农业初级产品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同时,积极挖掘与农业有关的旅游资源,不断提升村集体和农民收入,激活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农业景区”美了乡村 鼓了百姓“钱袋子”

  3月30日,长安区桃花盛开惹游人。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健 摄

  美丽乡村 秦岭脚下春风里的“世外桃源”

  3月30日,在和风细雨中,不少市民成群结伴走进西安周边的特色村庄,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在长安区王莽街道土门峪村,连片的桃林分布在错落有致的山坡上,和嫩黄的油菜花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土门峪村的桃花之所以独特,因为它们依山栽植,风景宜人。由北南望,可见雄伟的二龙塔;由南向北望,层层麦田让人心旷神怡。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鲜桃种植,土门峪村着力打造的“世外桃源”吸引远近游客纷至沓来。

“农业景区”美了乡村 鼓了百姓“钱袋子”

  3月30日,长安区桃花盛开惹游人。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健 摄

  王曲街道的唐村距王莽街道不远,这里有古寨、梅园、二十四节气园等特色景观,是长安区倾心打造的记录古村落生活画卷的中国农业公园。今年3月31日启动的“春约长安”系列活动暨唐村露营季活动,以自然风、新经济、慢生活为主打,联动重点景区、景点、网红打卡地、郊野公园、品牌民宿、特色美食等,共同打造长安春季文旅盛宴,营造春季文化旅游体验消费热潮,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

  随着乡村游升温,“农业景区”周边的民宿备受追捧。“村里这家名为云裳花栖的民宿是由企业打造经营的。刚开始修建的时候,这里只有一个院落,后来村民们看到效果,才将自家的院落租给企业。”子午街道工作人员王振说,目前,这个村子已建成民宿16家,其中外来企业投资打造9家,村民自建7家。预计,今年子午街道民宿产业收入将达1200万元。

  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今年长安区将加快长安唐村·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引镇、太乙宫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启动建设5个片区15个村环山路沿线乡村建设示范带,推进省、市级旅游特色名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农业景区”美了乡村 鼓了百姓“钱袋子”

  位于高陵区的泾渭分明观景台一角。 高陵区供图

  现代农业 渭水河畔体验农事触摸历史

  对城里孩子来说,农事既陌生又有趣。连日来,高陵场畔、农业观光采摘园等“涉农景区”已成为城里孩子们的乐园。

  高陵场畔园区是集农耕文化展示、农业示范、农耕文化体验、民宿、特色小吃、文体娱乐于一体的综合类园区,也是关中乃至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农耕文化博览园。“周末带孩子来场畔放松心情、开阔眼界,通过让他亲身体验农事,深刻理解‘粒粒皆辛苦’。”4月2日,从未央带孩子到高陵场畔玩的家长胡女士说,今天孩子玩得特别开心,且收获颇丰。

  高陵区通远街道有个东张市村,整洁的村旁观光采摘园内的凉亭等配套设施,让人眼前一亮。“目前我们已初步形成以草莓、葡萄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并打造出了休闲观光农业新业态。”东张市村党支部书记岳敏说,随着采摘、休闲观光的游人持续涌入,今年他们将抢抓西安“北跨”发展机遇,加快二期温室大棚建设,确保夏季草莓按期生产,让小草莓成为村民们发家致富的“加速器”。 

  3月29日,在泾渭分明观景台上,记者看到一清一浊的泾渭分明全貌。重建开放后,泾渭分明观景台增添了“泾渭分明”标识景石、遮阳长廊和艺术长椅等。尽管不是周末,但仍然有很多驱车赶来的市民纷纷登上观景台,感受春的气息,欣赏水天一色。夜间,这里还有繁星当空的美景。

  据悉,今年,高陵区将全力推进杨官寨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和立项,全力做好西北民大旧址博物馆红色革命文化的挖掘,用好高陵博物馆、唐昭慧塔、李晟碑等历史文化资源,为高陵“农业景区”注入新活力,用扎实的行动助推高陵文旅事业开好局、起好步。

“农业景区”美了乡村 鼓了百姓“钱袋子”

  鄠邑区阿姑泉景区里盛开的郁金香。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涛 摄

  文化赋能 打造沿环山路片区国际艺术村落

  鄠邑区蔡家坡村毗邻关中环线,因举办过四届“关中忙罢艺术节”而闻名。站在高处,背依云雾缭绕的山脊,秦岭北麓特有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田野中的“终南剧场”,为村子平添了几分“文艺”气息。

  往日冷清的村子热闹起来后,人气很旺,让大家的“腰包”也跟着鼓起来了。“随着游客涌入,村民们种的葡萄不愁卖了,旺季农家乐也常是一桌难求。”4月4日,蔡家坡村村民、农家乐经营户陈朗说,现在一年能比过去多赚3万多元。2023年春节,村子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后,每天进村游览、参观的游客比以前更多了。

“农业景区”美了乡村 鼓了百姓“钱袋子”

  鄠邑区蔡家坡村终南剧场“村晚”现场 。 鄠邑区供图

  坚持以文化振兴赋能乡村振兴,蔡家坡村乘着全区建设“诗画鄠邑、品质新区”,全力打造“关中忙罢艺术节”文化品牌的东风,联合西安美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西安广播音乐频道等艺术院校和媒体,通过展演艺术、墙绘艺术等综合呈现,将关中乡村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艺术相融相生,展现乡村文化振兴最新创作成果,带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合力打造集人文旅游、乡村休闲、民宿餐饮等多产业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鄠邑的艺术乡村建设推进速度很快,这里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艺术氛围非常吸引我。”在鄠邑区担任“艺术村长”的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刘庆元说,广袤的乡村是艺术教育和实践创作最好的工作室、美术馆和图书馆。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为再现这一美景,2022年鄠邑区在玉蝉街道曲抱村深挖资源禀赋,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产业发展结合独有的文化和村俗美食,与周边旅游资源衔接互动,形成错位发展,协同发展。这一“曲水稻香”品牌,正在助力曲抱村乡村振兴。预计2023年曲抱村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面积将扩展到500亩。通过建设稻米综合深加工工厂,真正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集优势产业、田园休闲、旅游体验于一体的西安精品乡村旅游目的地。

  今年,鄠邑区将继续丰富文艺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内涵,高标准举办第五届关中忙罢艺术节、“秦岭·秦人·秦腔”、乡村振兴(西安)高峰论坛等活动,把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打造成响亮品牌。同时,结合关中环线鄠邑段改造提升,鄠邑区将深化与西旅、西农投集团合作,全面建设国际艺术村落,完善天桥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打造乡村旅游的“国际范儿”。

  花为媒、风助力,蓬勃发展的“农业景区”,既是城市“后花园”的颜值担当,又是丰富市民餐桌的“菜篮子”。揽山水之美,得人文之胜,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农业景区”承载着新时代农民们的诗与远方。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涛

编辑:王菲
“‘云上解码幸福中国’——外媒记者云参访”系列活动之西安国际推介日_fororder_871c824428f68095bda481ffe3c6a9e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