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教 以德育人 在电力课堂上点燃思政明灯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3-05-04 14:40:18

  “电,是夏天的空调、冬天的暖气,是我们不再惧怕夏天的雨和冬天的雪,是插好插头就能煮好的米饭。电,是我们对于美好生活最大的憧憬。”这是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写下的心得体会。作为他们的老师,刘靓雯在初读之际,心中便涌现出一股暖流,更被文字背后的无形之力所吸引。

  感动之余,她把孩子们的故事整理到新版课件中,并在2022年度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省级现场展示活动上进行讲述,把这份电力助推家乡建设的自豪感和期待感传达给每一个人。不负众望,刘靓雯荣获了陕西省课程思政教学能手的称号。

  电力教师的初心和使命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细细品,志如潮汐,滔滔不绝。作为一名电力系的课程思政老师,刘靓雯在西安电专完成了一场思想上的华丽转变。

  早些年,她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还没有意识到思政元素、价值观念在教学上的正向引导作用,只是单纯地就课本讲课本,就技术学技术。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没有办法回答学生们指出来的“职业迷茫”问题。

以赛促教 以德育人 在电力课堂上点燃思政明灯_fororder_刘靓雯

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教师刘靓雯授课 受访者供图

  巡检、消缺、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电力行业的辛劳常常让人望而却步,但照亮万家灯火、护航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又吸引着一批批热血青年。电力系的课程思政教师们总是聚在一起互相探讨。教授一门课程很简单,塑造一个健全的灵魂却十分困难。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包括刘靓雯在内的教师们才开始理解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课程思政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谈举止,对知识的理解和阐释,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成长。这也是从孔圣人时期就点明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师生同行 教学相长

  为了给学生们指好人生道路,这些“指路人”率先达成思想上的蜕变,也在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透过专业课培育,他们在积极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敬业奉献精神等。

  为了讲好课程思政,授课老师们在课堂上不断引进新媒体技术,加强感官体验,通过多元传播媒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此外,为了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授课教师通常会让学生们在课前主动搜集相关课程案例。

以赛促教 以德育人 在电力课堂上点燃思政明灯_fororder_西安电专操场

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操场,学生们进行运动 受访者供图

  小到灯泡更换,大到灾难保供,学生们总能在各种各样的生产、生活现场寻找到电力员工的身影。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们理解这不是特殊的巧合,而是一项重大的使命任务,以此增强他们的职业自豪感和自信心。

  关于电力行业,学生们的理解也有了质的飞跃,从“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迷茫困顿,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舍己精神,再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认同高度。在所有教师的努力下,“电力+思政”模式融合得越来越好,这些教师们对价值导向的尺度也把控得越来越精准,西安电专课程思政建设不断趋于成熟。

  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

  “这些年,我们成立思政育人工作室,优先锻炼课程老师们挖掘思政教育元素的能力。”作为刘靓雯等教师的教练,西安电专电力系郭婧主任表示,学校一方面鼓励老师们参加比赛,以赛促教;另一方面让老师们参与到课程建设上来,加强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截至目前,西安电专已经推出两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

  一人参赛,众人出力。谈及那场比赛,刘靓雯清醒地认识到,“这不是一个人的荣誉,而是整个团队的智慧结晶。”她表示,从准备初期开始,电力系每位老师都尽心竭力地提供支持和帮助,不管是案例选取还是亮点打磨。比赛当天,她更是受到大家的鼓励和支持。通过这次比赛,她受益匪浅,不仅在课程设计规划上有了整体上的提升,也更加理解这份敬业和奉献精神。未来,包括她在内的电力系教师们会更加谦逊地对待每一堂课,讲好每一则案例背后的故事,更加用心地对待课程思政建设。(文 余楠 赵健)

编辑:张雨晨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