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榆林市子洲县以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持续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清零消薄”,农村“三资”管理逐步规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三级联动聚合力。子洲县委、县政府把推进“三变”改革,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县级主导、乡镇主责、村级主抓”的工作机制;制定县级领导定点包抓制度,出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强化主体联农带农益农能力促进产业富民的实施方案》等多个指导文件,提供有力政策保障。同时,将此项工作成效纳入乡镇年度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奖优罚劣。
统筹推进抓落实。组织部门抓统筹、财政部门配资金、农业部门管实施,大力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大行动”,分类施策、分批推进、全面提升。子洲县实施“三变”改革整县推进行动,以“三变”改革为抓手,调研一批储备一批、成熟一批备案一批、审核一批安排一批,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实施示范村培育行动,每个乡镇每年培育2个集体经济示范村,每村扶持资金不低于100万元;实施“空壳村”清零行动,“空壳村”申报清零项目,每村不低于50万元的资金扶持;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撬动作用,陕西应马安养殖公司通过“龙头企业+村集体+基地+农户”模式,带动82个村集体增收。
加强指导求实效。子洲县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推广村集体经济发展“五个五”做法,运用“建、并、联、托、入”五项措施,制定发展规划和项目方案;坚持“选准一个好产业、培育一个好主体、选好一个带头人、培养一个好班子、建立一套好机制”五个标准,完成“三变”改革;突出“苹果、核桃、羊子、设施大棚、特色产业”五类产业,产业项目实行10个部门联审、一站式服务,加快推进步伐。按照“资源开发、资产经营、股份合作、产业带动、服务创收”五种模式,县产业投资公司参与,采用“联村共建、村企合作、委托经营、资金入股”等方式,谋划发展路径。以“种养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人才本土化、合作市场化、支撑平台化”五化思路,提升发展质量。同时,组织部牵头对乡镇领导、村干部、第一书记等600多人进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能力。针对养殖项目占比大的问题,畜牧局成立指导专班,聘用专家5人,开发畜牧专业公益性岗位44人,长期从事技术服务。
强化管理促规范。子洲县健全党组织领导机制,推进村级支部书记、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一肩挑”,集体经济组织定期向党支部报告工作,重大事项党组织研究决定;健全工作运行机制,规范组织设置,健全理事会、代表大会和组织章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推行村委会与集体经济组织账户分设,建立“村财乡管、收支两条线”等管理制度,每年开展1次财务审计,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健全收益分配机制,按照章程指导制定收益分配方案,探索建立村集体经济经营收益与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待遇挂钩机制;健全农经服务机制,县乡开通“三资”管理信息化平台,乡镇均成立农经站,有力提升农村资产管理水平。(文 高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