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启动仪
6月15日,“莲”心向未来——高质量发展媒体采风行网络主题活动正式启动,部分中省市媒体和网络大V组成采风团,以莲湖区数字出海产业园为“出海口”,通过对莲湖区具有代表性的8个优秀案例进行集中走访,感受近年来莲湖区在各项事业上的持续发力以及由此而来的蓬勃发展。
“智”路出海 旧厂新生
位于大庆路和桃园北路十字西北角的西电集团老旧厂房,经过更新改造和新建,变成了“容光焕发”的莲湖数字出海产业园,集企业办公、工业展览、规划展示、招商接洽等功能于一身,同时也是大庆智路形象展示、招商引资和项目推介的有力窗口。
刚一走进产业园,映入眼帘的便是占地面积约1400平方米的时光长廊,作为大庆智路板块规划展示的一部分,时光长廊以时间轴线的方式展示了大庆路区域的峥嵘岁月,并用展墙图文介绍、老旧物件展览等方式留住了人们对电工城的记忆。
时光长廊
老旧物件展示柜
厂区后方是入驻企业办公楼,面积约3000平方米,办公楼在保留了原本砖木结构的基础上改造提升,设置了19个跨境直播间,并配备会议室、路演厅和企业办公区。同时,莲湖区市民中心在这里设置了办事点——全周期助力企业发展服务站“莲小驿”,让企业可以一站式完成164项行政事务的审批,大幅缩短了办事时间和办事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
莲小驿全周期助企发展服务站
莲湖数字出海产业园不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改变以往工业仓储、汽车检测等低端传统业态,突出数字引领、产业孵化和直播赋能,为盘活全区2500余亩低效工业用地提供了实践路径。同时,基于莲湖区作为中心城区具有既不临空,也不临海临港的特点,产业园放眼东南亚、南美、北美市场,搭建出海贸易服务平台,目前可服务的跨境企业已超过100家,预计2025年将带动跨境出口额达50亿元。
直播现场
智慧办事 创新高效
近年来,莲湖区市民中心在创新发展方面推进了诸多实践,包括在全省范围内率先绘制自然人、法人全生命周期树;研发远程踏勘平台;开设全市首家“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推行政务“无感服务”等。中心已实现193项业务可“一件事一次办”,219项事务可实现“一证(照)通办”,70%的业务1小时内可办结,形成了企业选址一键直达、办事引导一图读懂、注意事项一目了然、踏勘环节一库免除、线上线下一次查询的便捷高效办事体验。
目前,莲湖区市民中心进驻单位45个,设置窗口141个,24小时自助服务区2个,自助终端182台,可办理各项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及便民服务事项1404个,让群众来这里“只进一扇门,办好所有事”。截至2023年5月,莲湖区市民中心累计办件达410万件,群众满意率达99.8%。
莲湖区市民中心
工作人员正在协助市民办理相关事宜
“你告诉我(你们店的)门朝哪,上北下南。”绘图区的工作人员正在帮助前来办理业务的商户绘制门店地图。
“这个地方你这样填,系统就可以过去了。”办税体验区的工作人员正在耐心解答市民在电脑操作过程中的疑惑。
“来让我帮你看看,这里得先输入纳税人的信息。”业务咨询处的工作人员正拿着市民的手机帮助办理纳税事宜。
“之前给你打电话可能是让你来领档案的回执,你有时间过来一趟就行。”中心工作人员正在为群众解答落实档案的相关问题。
此外,莲湖区市民中心还在餐饮许可、牌匾标识网办区设立了多台电脑并配备了打印机,方便市民办事;开通12345市民热线、民意调查等服务;配置市民教育、科技大市场、停车场、咖啡书吧、医务室、电影院等设施;建立掌上市民中心,提供智能咨询、官方微店、在线预约等9大服务;推行“中午不休息”“周末不打烊”及24小时自助服务等。
市民中心网办区
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莲湖区市民中心作为区域性政府办事窗口,在保证办事质量的基础上缩短了办事流程,提升了办事体验,不断探索以人为本,为民所想的实践之路。
“智”理基层 协同提质
莲湖区桃园路街道第一中心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加强红色引领、夯实党建基础为动力,创新“党建+”社会治理模式,针对辖区的老人和小孩打造了两大为民服务品牌——“劳”伙计和桃小豆。
桃园路街道第一社区中心党群服务中心
“劳”伙计项目主要服务辖区内的老年人,实践站设立了“退休爱党”俱乐部、老年兴趣课堂、老年艺术团、“周姐帮忙”、志愿者营地等,既聚集了老年人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中,又让老年人老有所爱、老有所学、老有所得。
“我给你说,中心(实践站)可好了,真的为老百姓着想。给我们请了专业的老师,我都没想到自己能学会剪纸。”正在练习剪纸的市民郝阿姨这样对记者说道。“就是的,今年过年我还给家里剪了好多福字,你看门口的墙上那56个民族,都是我们这些学员剪的。”一旁的黄奶奶补充说道。
市民正在中心练习剪纸
五十六个民族剪纸作品展示墙
“草原上的格桑花,你把歌声献给雪山,养育你的雪山,你把美丽献给草原,养育你的草原。”
“对,一二三,换气。”
这是出现在声乐课堂上师生互动的一幕,只见各位学员十分认真地跟随节奏一边热情饱满地唱着歌曲一边用手打着拍子。
桃小豆项目则专门服务辖区的少年儿童,开发了包括国乐进社区、壹基金壹乐园、科技馆周末体验课堂、寒暑假社会实践等内容。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在哪里。我们党委紧扣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目标,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辖区居民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和文明健康的社区平安环境,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弘扬了社会正能量,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精神深入人心,让群众有认同、愿参与、真受益”,劳动一坊社区党委书记周建玲说道。
莲湖区土门街道也通过构建“红色商居联盟”,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创新发展。社区党组织牵头整合了辖区内共10大类100多家的各类企业资源,推出“惠邻卡”,为群众提供涵盖餐饮美食、超市果蔬、休闲健身、医药美容、酒店停车、企业推广、法律服务、养老服务、政务咨询等多领域的优质服务。市民们只要在进店消费的时候出示手机小程序就可以享受市场最低折扣,后期平台还将植入例如‘秦务员’‘秦云就业’等政务小程序,不断扩大为民服务范围,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莲湖区土门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曹美林介绍“惠邻卡”
“‘惠邻卡’小程序真的是太方便了,里面不仅有免费法律、会计咨询服务,还有各类特色美食,最重要的是能享受市场最低折扣,比其他平台还划算”,家住融侨城小区的程女士说道。
“红色商居联盟”的实践表明,基层治理工作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广泛聚集共建共治的强大合力,贯彻“融则两利,合则共赢”的理念;必须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发展的中心思想;必须解放思想,更新理念,以“微服务”撬动“大治理”,以“接地气”赢得“高人气”,让城市治理精细起来,让群众幸福指数高涨起来。
“智”趣养老 银发受益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养老服务保障。为了让银发群体“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莲湖区坚持“项目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协同发展,制定了《莲湖区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确定了5大行动19项重点任务,全力推进三级养老服务体系贯通发展。
2022年,西安莲湖庆松源老年公寓正式运营,本着一切以服务长者至上,传播幸福为使命,公寓一共5层,现有床位260张,建筑合计面积4721平方米,目前入住老人122位,平均年龄80岁。公寓设有生活区、文娱健身区、康复医疗区,配有医务人员、护理人员、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康复师等各种专业人员。
西安莲湖庆松源老年公寓
走进老年公寓,映入眼帘的是充满趣味的楼层分布图,“我们按照老年人的能力将他们安置在不同的楼层,例如我们的第二层就叫做唱跳俱乐部,这里住着的老人行动方面没有障碍;第三层是我们的轮椅俱乐部,住在这里的老人行动不便,需要坐轮椅;第四层叫做躺平俱乐部,在这里住着的老人都失去了自主行动的能力,可能由于中风、脑出血等各种原因需要长期躺在床上”,老年公寓院长张廷豪这样介绍道。
院长张廷豪介绍老年公寓楼层分布
此外,公寓内还悬挂着老年人在银发课堂上制作的手工玩具;部分房间门口挂着“流动红旗”“小公主房间”“学霸小哥哥”等充满少年感的标志;放置着能锻炼老年人手部协调又不失潮流感的夹娃娃机、投篮机等。
老年公寓中的夹娃娃机
房间门口悬挂的小公主标识牌
莲湖区民政局副书记杜敬介绍了辖区内老年人口情况,他说莲湖区60岁以上老人18.23万,占总人口的17.89%,全区设有养老机构9家,正在建设的有2家。
财须民生,强赖民力,戚恃民势,福由民殖。莲湖区在近年来的发展当中,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关注幼年、青年、中年、老年等各个群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解答群众所问、解决群众所难,在各式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文/图 张敬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