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岭巍峨于北,大巴山绵亘于南,大汉江横贯东西,位于陕西西南的汉中是“最北的南方,最南的北方”。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美誉。拜谒城固张骞古墓之后,8月10日,“探寻中华文脉·发现宝藏陕西”网络主题活动媒体采访团继续走进汉中南郑区、汉台区以及兴汉新区,了解传统非遗、参观悠久历史、游览文化景区。
南郑区:聆听“桄桄”古韵 传承藤编匠心
汉调桄桄演出剧目《挂画》 摄影 张诗曼
潺潺汉江流淌历史,滋养人文;汉调桄桄源远流长,唱响古今。作为中国传统剧种之一,汉调桄桄因主要伴奏乐器“梆子”敲击时发出“桄桄”之声而得名,其唱腔既有秦腔的高亢激越之美,又体现出陕南地方音乐优雅柔和的特点。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采访团走进汉中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在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主任赵红的带领下,了解汉调桄桄演出乐器、服饰,观看汉调桄桄戏剧演出《挂画》,亲身感受古调古韵之美。
近年来,汉中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始终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总方针,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目前已建立传习基地6处,非遗展厅1个。
藤条生长于山野之间,藤编诞生于双手之中。 除了汉调桄桄,汉中藤编也是汉中久负盛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手工艺人们正在制作藤编 摄影 张诗曼
“我们的产品不仅受到国内顾客的青睐,更是远销欧美、东亚、东南亚等地区,曾给西班牙某奢侈品牌制作近万把棕编小扇子作为赠送VIP客户的礼物......”陕西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良顺向采访团介绍道。踏入编织车间,众多藤编工匠手指熟练地舞动,灵巧地将藤条穿过椅背骨架,细致地环扣起来,手法娴熟、做工精细,展现了藤编技艺的精妙。据介绍,公司发展模式是“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平台”,带动农户158户,同时公司还建立了藤编技艺传习基地,培训学徒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非遗传承和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
汉台区: 贮藏国之瑰宝 留存汉台古址
8月10日下午,“探寻中华文脉 发现宝藏陕西”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参访汉中市博物馆,探寻汉中悠久的历史文化。汉中市博物馆由古汉台、拜将坛、饮马池三处历史遗存组建,它是汉中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核心的组成部分。现有馆藏文物5220件,一级文物占45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石门十三品”被誉为国之瑰宝,更是“书”和“刻”两者的最高艺术结晶。
登望江楼品文创雪糕 摄影 张诗曼
博物馆内的望江楼是古汉台最高建筑,建于南宋。宋代的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记府署东北隅有“天汉楼”,即望江楼的初称。要想深入了解一个城市,最便捷、有效的方式就是参观它的博物馆,登上望江楼,俯瞰古汉台,隐约可见历史长河如汉江东逝。
兴汉新区:颂扬汉家文化 讲述天汉传说
兴汉胜境文化主题博物馆 摄影 王莉文
汉水之中,汉人之源,汉水灌溉出博大精深的汉文化。从西周时期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诞生,至后来两汉三国汉文化底蕴的积累;西汉始皇帝汉高祖刘邦从获封“汉王”开始,正式踏上历史征程;诸葛亮、张骞、蔡伦等杰出人物都在汉中留下了深刻足迹。汉中市兴汉新区以自然生态的汉水之源为根,以中华民族的汉文化之源为魂,以汉朝初兴的历史辉煌为底色,打造华美的“兴汉盛境”。
大型汉文化史诗长歌《汉颂》 摄影 张诗曼
走进文化主题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高耸的木结构天花板和宽敞明亮的空间,庄弘大气的汉代气息扑面而来,整个博物馆内部布置精美,展厅中墙壁上一幅幅巨大的历史画卷,生动地展现了兴汉胜境的辉煌历史。此外,景区设置大型汉文化演出,无论是室内演出的《汉颂》还是室外演出的《天汉传奇》,都给人以视听上的极致享受。历史人物轮番登场,汉水女神翩翩起舞,宛若穿越千年历史,重回旧时汉水之滨。
兴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肖智强说:“景区计划打造汉文化博物馆、汉乐府、兴汉城市展览馆、汉人老家街、丝路风情街五大主题聚落,今年上半年已经接待游客141万人。”
汉中在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未来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政治效益、生态效益和文化效益的有机统一。(文 张诗曼 权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