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黑巧做成的可以吃的泥叫叫,剪纸图案的丝巾和平面台灯、布老虎趴在了魔方和地毯上,蓝田水会音乐文创“耳听八方乐器印章”……每一样作品都脑洞大开,极富设计感的造型让人惊呼“可爱”。
9月25日,由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雁塔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承办的“‘庆中秋 迎国庆’2023年第二批西安市非遗项目文创研发展示”在西北首家纽空间拉开帷幕。
此次展览展示了西安鼓乐、蓝田水会音乐、同盛祥泡馍、易蛰酵母制香技艺、西安剪纸、户县社火、鱼化泥叫叫、皮影制作技艺、户县布老虎、如意面花、关中礼馍、周至剪纸等共12项非遗文创项目,是非遗传承与艺术院校专业培养相融合,对传统技艺的进行二次设计创作。
非遗项目缠花、莲湖精巧面塑、蹙金绣、关中秦腔戏剧脸谱、唐三彩烧制技艺等传承人自主创新的文创产品也在此次展览中首次亮相;唐流彩、碑林棉花絮画、长安绞颉、汪氏皮影、王氏布艺、逢灯绳结、澄城刺绣、陕西大雅礼乐二曲等10个非遗项目也入驻纽空间,为展览助力。
另外,此次活动还是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深度合作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项目,目前已有30余个非遗项目被纳入课题。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10月10日。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职茵 实习生 梁俊凯 图/视频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尚洪涛 王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