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科技局: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描绘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3-10-11 13:58:15

  10月10日上午,陕西省延安市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改革添活力 全面促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之延安市科技局专场,延安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牛志权出席并介绍科技创新工作有关情况。

延安市科技局: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描绘高质量发展新蓝图_fororder_图片1

延安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牛志权出席会议

  牛志权表示,今年以来,全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和市政府2023年工作报告安排部署,紧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作为,狠抓落实,全市科技创新氛围逐渐向好,科技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健全机制政策 营造良好科技创新氛围

  延安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今年3月以来,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九条政策》等10多个政策性文件。今年8月份延安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延安市委关于加强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创新机制改革、创新环境优化等七个方面提出了22条措施,明确了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发展目标、实施路径、工作重点以及赋能领域等内容,为今后科技创新工作发展奠定了基础。

  强化辐射带动 扎实推进秦创原建设

  为进一步推动延安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切实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延安市积极召开协同发展推进会,各县市区主动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先后建成安塞、延长、黄陵和延安大学创新促进中心分中心,形成“一核四区”创新发展格局。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新入驻企业和机构31家,总量达到83家,兑现入驻企业和机构奖补资金980万元。中心累计转化科技成果17项,为延安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加强科技研发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延安市始终把科技研发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创新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加强科技研发力度,努力解决“卡脖子”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同时,延安市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今年全市登记省级科技成果49项,截至目前,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58项。

  实施攀登计划 大力培养科技人才

  为进一步激发各领域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延安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延安市深入实施“圣地英才”计划,认真落实“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累计入选优秀科技人才20人、优秀产业发展团队5支;获批省级青年科技新星、创新创业人才4人,总数达到18人;获批省级“科学家+工程师”队伍3支,总数达到6支。实施创新人才攀登专项行动,启动第一批创新人才项目评选,公布市级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5人、优秀产业发展团队5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15支。

  推进平台升建 搭建强硬创新载体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延安市始终把创新平台作为基础工程全力打造。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布局,延安市今年组建重点实验室、工程师技术中心、众创空间等市级科技创新平台55个;全市科技创新平台总数达到505个,其中国家级9个、省级64个、市级432个;积极推进延安高新区“一区三园”协同发展和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步伐。

  实施四大工程 不断壮大创新主体

  延安市积极推进“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实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截至目前,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831家,20家正在公示;招引落地高新技术企业6家,总数达到217家;推荐6家企业申报陕西省瞪羚企业,已通过专家评审。

  推进“三项改革”加速实现成果转化

  为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延安市积极推进“三项改革”,制定出台《延安市博士服务团进企业服务实施方案》,组建16个博士服务团,深入县(市、区)、管委会规上工业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开展科技服务,挖掘技术需求264项。通过举办延安市校企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三项改革”进延安暨科技成果集中路演、企业进江南大学对接科技成果等活动,促成18项本土“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截至目前,延安市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2.82亿元,促成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院所签订科技合作协议120项,签约金额1237万元。

  下一步,延安市科技局将按照“1234”工作思路,即围绕“一条主线”,紧盯“两项关键”工作,推进“三项提质”工作,抓好“四项重点”工作,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助推延安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力加速秦创原建设,强化省市协调、市县联动,大力推进园区升建、平台升建、企业创建,不断提高企业创新活力和竞争力,实现质效提升。(文/图 陈丹)

编辑:李娜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