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消息(张雨晨):10月1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刘迪,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陕西省分局副局长束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副局长韩彦庆,陕西证监局副局长李国强介绍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建设情况。
发布会现场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一带一路”合作项目支持力度
陕西省聚集金融要素,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目前,陕西省大力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稳步推进跨境人民币使用,积极争取资本项目开放试点,支持自贸区吸引外商来陕直接投资。截至2022年末,辖内3家企业获准开展试点业务,累计落地业务规模2.6亿美元;推进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跨境资产转让和外商直接投资境内再投资免于登记三项试点,共建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十年来,陕西省A股上市公司数量从2012年末的39家增加至目前的85家(含过会),实现了翻一番,排名全国第15位,其中,科创板上市公司13家,排名全国第10位;同时,积极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深化与香港交易所、伦敦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合作,成立全国首家省级资本市场服务中心,截至目前,陕西省境外上市公司数量已达40家。
陕西省内金融机构结合自身优势,主动创新,推出“出口e贷”“浦汇通”等国际业务新产品,为进出口企业提供高效金融服务;探索建立了“备用信用证增信外币债券发行+参投信用发行外币债券+外债专户开立+发债资金出入境”等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完善“政银企”对接平台;设立“首贷服务中心”,扩展陕西省金融服务云平台建设功能,提升“一带一路”金融数字化服务水平。
此外,陕西省通过科技赋能助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通过“一站式数据共享”等功能打破“信息孤岛”,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融资慢、结算难、汇率风险管理难等问题;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依托全国首个主打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的服务平台“通丝路”,为小微企业提供宣传推广、产品信息发布、贸易合同撮合、交易订单生成等综合性服务,目前平台入驻的外贸认证企业达300余家,涉及装备制造、工业品、农产品等200余种品类,覆盖陕西80%的县域地区,出口地覆盖香港、缅甸、韩国、美国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将陕西乃至全国的特色产品推向全球。
持续提升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十年来,陕西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跨境收支规模从2013年的115亿美元增加至2022年的219亿美元,年均增长7.42%。其中,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外汇局陕西省分局精准对接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强化科技赋能,出台专项支持政策,促进银企对接,构建全方位的中欧班列金融支持体系。
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外汇局陕西省分局积极争取金融外汇开放试点,大力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有效满足企业合理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精准对接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强化科技赋能,出台专项支持政策,促进银企对接,构建全方位的中欧班列金融支持体系;积极扩大人民币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跨境贸易投资计价、结算的使用。
截至2023年9月末,共为62家开展“一带一路”业务优质企业办理了跨境贸易收支便利化业务;陕西与111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累计发生人民币跨境收付2021.18亿元,占全省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的39.52%。
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助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引导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发挥比较优势,借助全省“四个一批”项目动态管理机制,为“一带一路”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提供差异化服务。十年间,在陕政策性银行累计支持276个“一带一路”项目,累计发放贷款682.51亿元人民币。
同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指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积极支持中欧班列长安号发展,为陕西省扩大对外开放贡献金融力量;针对小微型外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出“出口贷”“信保贷”等系列产品,以更好地为自贸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指导辖内保险机构强化风险保障,以贸易融通、国际产能合作等重点领域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为跨境经营“保驾护航”。
十年来,陕西银行业保险业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指导中国出口信保陕西分公司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累计支持出口和投资109.6亿美元,服务西北四省区企业数超过2000家,累计支付赔款1.2亿美元,帮助企业赔前减损1.3亿美元。
发挥资本市场作用以支持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建设
十年来,陕西证监局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枢纽作用,全力支持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建设。其中,陕西新增上市公司42家,达到81家,另有过会待上市公司4家,增幅达107%。截至9月末总市值1.29万亿元,总家数、总市值分别位居全国第15位、14位。十年间,陕西省各类企业在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6448.47亿元,占辖区资本市场三十多年来直接融资额的90.44%。
陕西证监局持续完善辅导监管,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督促其归位尽责,发挥好资本市场“看门人”作用,推动“硬科技”“三创四新”“专精特新”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引导上市公司开展再融资,十年间,引导上市公司通过IPO、定向增发、配股及发行公司债等实现直接融资3597.78亿元,占我省各类企业同期间直接融资累计额的55.8%。
在推动私募创投高质量发展方面,陕西证监局联合省市有关部门出台鼓励私募创投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政策,加大对长期资金的引导力度,鼓励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投资,培育一批“懂科技”的耐心资本。截至2023年8月末,辖区新增备案私募股权创投基金656只规模1184.27亿元,省内成长期、初创科技型企业吸引全国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在投本金100.34亿元,在服务构建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陕西证监局将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加快监管转型,推动证监会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三年行动方案在陕落地见效,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更好支持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