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监督
“这几个法兰的保温棉再仔细检查一下,电伴热一定要确认是否有破损或者不热的地方……”10月28日,长庆油田采油五厂冯地坑采油作业区姬一联合站站长高飞政和岗位员工李锐正在为场站冬防保温工作进行“回头看”。这也是该厂严格落实冬季安全生产管理要求,为冬季生产加筑坚固防线的缩影。
长庆采油五厂地处鄂尔多斯盆地中北部,每年十月,油区气温就会骤降,尤其进入冬季后,气温将降至零下二十多摄氏度,如何保障冬季原油生产安全平稳,这是4000余名姬塬将士坚决做好的“必答题”。为此,这个厂抢前赶早,通过抓实冬防保温、强化生产组织、加强员工培训等一系列措施,平稳切换进入“冬季模式”,各项工作正在平稳有序开展中。
抓实冬防保温 夯实冬季生产的基础
10月30日,笔者从该厂生产运行部《冬防保温动态表》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完成油水井口保温6587口、加热炉及锅炉维修更新784台、燃烧器维修及更换684台、管线掩埋16.67万米、管线更换9.65万米、管线保温9.02万米、阀门及仪器仪表保温18539个、储罐清罐及保温83具,筑牢冬季安全生产“保温墙”。
冬防保温工作是全面保障冬季生产平稳高效运行的基础。为掌握冬季安全生产主动权,本着“早计划、早动手、早完工、保质量”工作原则,早在今年4月份,该厂就未雨绸缪启动了冬防保温工作。各职能部门、基层单位历时180天协同作战,合力攻坚,根据各设备设施冬防要点和往年冬防保温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冬防保温工作任务清单,科学倒排运行大表,定责任人、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高质量组织落实加热设备检修、油水管线掩埋、井口包扎保温等“加衣保暖”措施。
“为了解决冬防保温中的‘花架子’和对表落实上的‘假把式’,10月31日,厂部又组织了冬防保温专项检查,并对前期站点全覆盖检查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复查验证。检查井区部16个、井站107个,共计发现问题523项,切实做到‘冬病早查早治’,不给冬季生产埋隐患。”该厂生产运行部负责人刘俊凯介绍道。
强化组织管理 提高生产运行效能
为了确保冬季生产安全平稳运行,采油五厂因时因势、排兵布阵。10月17日,下发《今冬明春生产运行实施方案》,全面明晰了10个部门和各采油作业区、大队的职责任务,细化了生产组织、集输运行、设备运行、井下作业等13个方面保障措施,通过检查、考核、评比等方式,紧盯关键环节, 强化责任落实,确保运行平稳。
制度的生命在于落实。连日来,为了保障生产运行平稳,各部门、基层单位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作为全厂“总参谋部”--采油工艺研究所、地质研究所的技术干部们围绕技术瓶颈难题和针对产量波动井分析原因及制定恢复措施、油藏管理、注采动态调整;工程项目部加大对供气管线施工现场的跑面力度,在做好施工质量监管的同时加快施工进度。截至目前,集供气管线工程已全部完工,施工工期较预计提前了10天,提高了各站点冬季供气和调配能力;麻黄山西采油作业区全面推行产量监控问责制、班清日核制,发现产量波动及时落实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恢复产能,同时以“责任倒逼、履职倒查、考核挂钩”的方式,引导全员履职尽责,切实抓好冬季生产各项工作;冯地坑采油作业区持续开展“人人都是安全员”活动,仅10月,全区形成“挑刺”汇总表10份,查出隐患52项,均已落实整改,为冬季生产提供了安全支撑。
整改现场
抓好员工培训 增强战胜寒冬的底气
早在9月份,该厂机关部室就联合开展了以冬季岗位风险辨识、防控为主要内容的“送培训到一线”活动。截至目前,先后抽调首席技师、高级技师、机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25人到8个采油作业区和一线站点开展培训42场次,共计培训班站长、关键生产岗位员工近2000人,有效促进了冬季安全生产技能提升。
堡子湾采油作业区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作用,实行技师划片承包制,创新开展“技师讲堂”活动。从该区“土生土长”的2名高级技师和11名技师纷纷进站到岗讲授冬季生产运行注意事项、设备操作规程及应急处置等措施,同时针对生产现场一些难点问题与岗位员工进行讨论交流并提出整改意见。仅10月份,依托“技师讲堂”开展现场培训39场次,安全经验分享交流8场次、应急预案演练8场次,大大提高了岗位员工风险辨识处置能力和操作技能水平。
“线上+现场”教学、严考硬兑、全员过关是麻黄山南采油作业区的“法宝”。自9月17日以来,该区分层级定制作业区级、中心站级和班站级为期70天的冬季安全生产大练兵专项培训“大餐”,内容涵盖冬季典型事故案例、岗位风险识别、设备标准操作、应急处置等专项培训。同时,实行中心站每周一考、作业区每旬一考,测试学习掌握情况,并将考核结构与当月奖金挂钩,倒逼技能掌握。截至10月底,该区全员培训覆盖率、达标率均达到100%。(文/图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