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精神在东秦】韩城:聚“锂”成势 “氢”向未来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3-11-26 16:57:0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作为渭南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韩城市始终坚持紧抓工业升级转型、育小招新并举,转炉减量置换、焦化产能整合、石灰行业整合等产业升级重大项目全面推进的发展思路,强化锂电池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氢能利用等新兴产业向延伸产业链式的方向发展。

【二十大精神在东秦】韩城:聚“锂”成势  “氢”向未来_fororder_图片1

陕西旭强瑞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工厂

  “作为省级氢‘链主’企业,我们致力于打造以氢能源开发与推广应用为主导的产业发展平台,目前已形成‘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11月21日,在陕西旭强瑞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内,该公司总经理王进辉说道。

  作为焦化产业链延伸的重要环节,该公司主要从事液化天然气生产、高纯氢气提取和应用、制氢余气发电。产品高纯氢气纯度达到99.999%以上,并已通过绿氢认证,可满足工业还原剂、氢能源燃料电池、半导体载气等领域的需求。今年2月,该公司成功启动“韩城-渭南-西安城际氢能廊道”重卡测试运营,车辆通过高低温、耐候性和耐久性验证,续航里程超过300公里,唯一排放物为清洁水。目前,氢能重卡主要应用于旭强瑞公司内部短倒和韩城、陕北、山西等周边中短途煤炭及焦炭运输。

  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是解决传统能源类城市矿竭城衰问题的必经之路,不仅需要向“绿”出发,还需要向“智”而行。该公司作为韩城市传统煤焦炭企业转型新能源产业的代表企业,不仅为韩城市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绿色动能,还为该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效能。

【二十大精神在东秦】韩城:聚“锂”成势  “氢”向未来_fororder_图片2

红马科技车间 摄影 马周宁

  “目前我们拥有5000万标准立方高纯氢气产能,并已建成省内首座加氢站,每天可满足40余辆氢车加氢需求。”王进辉介绍道,同时,我们还建成了全省首条年产2000台套全自动化氢燃料电池堆产线,实现了陕西氢燃料电池研发及生产的“零的突破”,为省域氢能多场景应用和市场化推广发挥了示范效应。

  3D模型360度无死角展示作业流程;高端仪器在科研人员的操作下不断传送精密数据……在陕西红马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厂,自动化生产车间科技范儿十足。

  作为从传统能源行业市场转型升级的“黑马”,该公司以科技创新和高端技术为支撑,拥有年产25000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规模,是国内锂电正极材料行业首家智能工厂,先后荣获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绿色工厂、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锂电池正极材料校企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瞪羚企业、陕西省“十三五”节能减排先进企业、渭南优秀民营企业和渭南市级专家工作站等资格认定和诸多殊荣。

  “别小看这些黑黢黢的金属粉末,电动牙刷、扫地机器人里少不了它。这些都是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原材料。”提起公司的产品,该公司党支部书记朱海龙笑着说。据介绍,该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3C数码领域、电动工具和航模等小型动力领域、新能源汽车动力领域和储能电站领域的锂电池,行销11个省份,与30多家业内知名企业建立销售合作关系。

  据了解,今年以来,韩城市全面落实省市“三个年”活动部署,紧扣建设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总目标,锚定“当好渭南工业发展特长生,争创全省县域经济排头兵”新方位,抢抓打造渭南“三极多中心”重要一极发展机遇,以“小城逆袭”的主动作为推动各项事业。工业方面坚持升级转型、育小招新并举,坚定不移走“保产能、优工艺、延链条、增业态、提效益”的变革之路,转炉减量置换、焦化产能整合、石灰行业整合等产业升级重大项目全面推进,锂电池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氢能利用等新兴产业链式发展,“6+3”现代产业体系新旧动能转换稳步推进,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7%。(文 吴明玲)

编辑:吴明玲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