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天黄沙到绿满塞上 治沙精神铸就榆林生态治理奇迹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4-07-12 18:45:09

从满天黄沙到绿满塞上 治沙精神铸就榆林生态治理奇迹_fororder_图片1

榆林治沙精神

  近日,由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主办,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承办的“数”说陕西 倾听新时代黄河故事——2024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媒体行活动走进榆林市。

  采访团一行先后走进榆林林业展览馆、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等主题教育基地,聆听治沙英雄的非凡事迹,领悟“治沙精神”的深刻内涵,了解榆林治沙的艰辛历程,见证榆林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成果。

  榆林,北接大漠,南布黄土。昔日这里干旱频发、狂沙肆虐、水土流失,生活困苦。几十年来,榆林人民不畏艰辛,赓续奋斗,让生态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巨变。

从满天黄沙到绿满塞上 治沙精神铸就榆林生态治理奇迹_fororder_图片2

榆林治沙造林相关介绍

  榆林林业展览馆作为榆林生态成就展示窗口,展示了榆林人民几十年来与风沙不懈斗争的历史。馆内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动植物标本以及多媒体互动等形式,生动展示了榆林人民“南治土,北治沙”的伟大征程以及榆林人民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的榆林治沙精神。

从满天黄沙到绿满塞上 治沙精神铸就榆林生态治理奇迹_fororder_图片7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治沙造林场景还原

  在榆林,有这样一支令人敬仰的红色娘子军——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她们是榆林治沙造林历程中最为耀眼的星辰,照亮了无数人前行的道路,激励着他们投身于改善环境、保护生态的伟大征程。

  时间回溯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响应党中央“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也为了彻底改变家乡连年遭受风沙侵袭的悲惨命运,一支由54名平均年龄18岁的姑娘们组成的“长城姑娘治沙连”(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前身)在补浪河公社应运而生。她们肩扛铁锨,高举红旗,唱着战歌,毅然决然地向茫茫沙漠发起了挑战。

从满天黄沙到绿满塞上 治沙精神铸就榆林生态治理奇迹_fororder_图片3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介绍

  在治沙的艰难道路上,姑娘们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坚韧与毅力。1975年的那个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几乎将她们辛勤栽种的树苗全部掩埋。在得知需要用手慢慢把树苗刨出来后,姑娘们义无反顾,经过六天六夜的紧张奋战,硬是用被磨得流着血的双手将几十亩幼苗全部解救出来。

从满天黄沙到绿满塞上 治沙精神铸就榆林生态治理奇迹_fororder_图片4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沙漠花海景观

  这样的故事,只是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在治沙过程中众多感人至深事迹中的一个缩影。近50年来,一代又一代治沙女兵扎根大漠、以苦为荣,接续传奇、鏖战沙海。截至目前,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已累计治理荒漠14225亩。

  在治沙精神的感召下,一代代榆林人赓续奋斗,把一片片大漠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从根本上扭转了生态脆弱的局面,创造了世界治沙的奇迹。榆林北部风沙区860万亩流沙得到固定、半固定,建成总长1500公里、造林面积175万亩的长城、北缘、环山、灵榆四条大型防风固沙林带,将陕西省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

从满天黄沙到绿满塞上 治沙精神铸就榆林生态治理奇迹_fororder_图片5

榆溪河生态长廊景色

从满天黄沙到绿满塞上 治沙精神铸就榆林生态治理奇迹_fororder_图片6

无定河两岸稻田

  今日之榆林,已焕发出勃勃生机。榆溪河、无定河两岸水田连片,稻谷飘香;长城沿线林木葱茏,飞鸟成群;黄河沿岸绿树连片,枣果红艳……向世人展现出一幅塞上生态文明的锦绣画卷!(文/图 段小蕊)

编辑:吴明玲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