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携手国际教育学院“我看中国建造”中外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和湾里村进行调研实践。来自文化产业管理、建筑学、土木工程、能源动力等专业的中外学生们亲身体验农文旅融合新模式,共同探索乡村振兴与中外文化交流新路径。
实践团队合影
当日(7月24日)上午,实践团成员走进袁家村。作为陕西省乡村振兴的典范,袁家村以其独特的乡村风貌、丰富的民俗文化和繁荣的乡村旅游产业而远近闻名。2023年,袁家村年游客接待量达800万人次以上,年旅游总产值超12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5万元以上。为解读袁家村的“流量密码”,实践团成员们走进袁家村村史馆、当地传统民居和景区特色市集,深入了解了袁家村的发展历史、文化民俗和美景美食,并同当地文旅局和交通局的工作人员、景区游客和商户等亲切交谈。来自尼日利亚的留学生乌斯曼同学在采访时说道:“我们总是在讨论中国城市的繁华,经常忽略了中国乡村的美丽。今天,我终于了解了中国农村的魅力所在,陕西特色美食‘老鸹撒’名字有趣又好吃,真是嘹咋咧!”
社会实践团成员参观村史馆
袁家村郭书记为社会实践团成员讲解袁家村发展史
当日(7月24日)下午,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湾里村。湾里村坐落于礼泉县东北角,古时为瓠口,牧鹿湾,这里民风淳朴,依山傍水,自然环境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花石、小径、溪流,构筑了湾里不可复制的自然与人文风光。同时,这里是古代郑国渠遗址的所在地,也是传说黄帝升天之地,迄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在湾里村,实践团成员们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调研等方式细致考察了农文旅融合项目的实际运作情况,还与当地村民进行了亲切交流,深入了解他们在农文旅过程中的真实需求与期待。
此外,中外学生们还为当地村民精心准备了节目展演,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魅力。来自阿尔及利亚的留学生李肖为村民们带来了中国传统武术表演,引得现场掌声不断、欢笑连连。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留学生芷晴以一首俄语版《喀秋莎》将现场气氛推至高潮,实现了跨文化的深度认同与共鸣。丰富多彩的节目展演不仅丰富了当地村民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实践团成员与村民一同制作手工艺品
留学生为村民们表演中国传统武术
公共管理学院带队教师赵立莹教授表示:“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文旅融合是乡村振兴的有效措施。作为文化管理专业的一份子,我们要走到乡村里了解村民的发展困境,帮助他们寻找乡村振兴的出路。”
国际教育学院带队教师武瑞英提到:“本次活动以‘小切口’展现了客观、真实、可信的中国形象。借助袁家村和湾里村的乡村振兴故事,留学生们领略到了乡村振兴中的‘中国智慧’,在实践中增进了对中国国情、历史和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有助于他们以‘他者’视角讲好中国故事。”
社会实践团成员前往湾里村御桃示范区调研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深入剖析袁家村和湾里村农文旅融合项目的实际运作过程,提炼其成功经验与面临的挑战,进而形成一套具有普适性的发展模式。此次活动不仅是学术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也是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不仅为湾里村的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未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将继续深化中外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更多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和新模式。(文/图 李晴 孟家宁 武瑞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