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报道(记者 柳洪华):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今年以来,咸阳高新区围绕“七个立区”发展思路和“136”工作路径,全力以赴促经济稳增长、兴产业促发展、强生态优环境、保安全护稳定。今年上半年,咸阳高新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01.22亿元、同比增长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05亿元、同比增长36.9%,各项经济指标呈现稳中向好势头。
咸阳高新区
蓄势新质生产力
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
蓄势新质生产力,咸阳高新区从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双侧发力,重点项目接连落地。液态光学镜片生产线、大健康研发检测等项目建成投产,咸阳生物城(一期)、西部AI创新港、西部科技创业湾等项目加快建设,投资20亿元的氢能质量技术创新园项目也已开工建设……今年计划实施的59个市级重点项目,今年上半年已开工30个、开工率达94%,完成投资102.22亿元、达到年计划投资的65.7%;同时,今年上半年共签约合同项目28个,总投资135.38亿元。
中国西部AI创新港效果图
作为咸阳高新区产业“基本盘”,四大优势产业通过稳增长实现强支撑,比如电子显示、高端装备制造分别同比增长5.17%、31.48%,规上工业企业数不断增加,G8.5+基板玻璃、飞机及发动机用钛合金绿色循环生产线等产业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此外,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相关项目成为咸阳高新区投资布局重点。通过推进“一新四化”(数字新基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数据价值化)建设,成为咸阳高新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目前建成运营了“一平台三中心”产业数字化赋能平台,新增智慧工厂2家、累计5家;制定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若干政策措施,稳步实施陕西氢能质量技术创新园项目;电子显示、中成药2个产业成功入围省级未来产业聚集区。
咸阳高新区
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效能
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咸阳高新区以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为牵引,深入推进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渭河北岸转孵区建设,推动科创中国(半导体芯片检测)、交大翔宇医疗康复医疗器械研究院等科研平台落户,镁基新材料基地及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项目进展顺利,聚梦协同创新中心、聚梦大健康等4家市级以上孵化器完成申报工作。
西北大学科技园
今年上半年,咸阳高新区洽谈项目51个,签约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9个,总投资5.1亿元。特别是西安交通大学单智伟团队在咸阳高新区落地成立陕西国科镁业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彩虹股份“G8.5+溢流法基板玻璃核心技术和装备国产化突破及产业化”、天成航材“航空紧固件用高纯净细晶钛合金盘圆丝材制备技术”分别荣获全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问题,营造更有竞争力的科研生态……今年上半年,咸阳高新区常态化开展各项双创活动22场,新增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60家、瞪羚企业12家,新增各类高层次人才83名。
新征程上,咸阳高新区按照“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破藩篱、激活力、迎挑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图片来源咸阳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