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凤翔:传承木版年画技艺 让千年非遗焕发新生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4-08-29 18:55:46

  在宝鸡市凤翔区田家庄镇南小里村,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凤翔木版年画,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作为中国传统年画的重要流派之一,凤翔木版年画自唐宋时期兴起,历经明清的辉煌,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形成了构图饱满、线条刚劲、色彩对比强烈的艺术特色。8月28日,“品周秦文化 瞰魅力宝鸡”全媒体采访团走进南小里村,探访凤翔木版年画的第十六代传承人邰伟伟,聆听他与木版年画的不解之缘。

宝鸡凤翔:传承木版年画技艺 让千年非遗焕发新生_fororder_图片1

木版年画传承人邰伟伟正在为年画填色

  千年技艺 一脉相承

  据了解,邰氏家族的凤翔木版年画传承已有数百年历史,自明正德年间起,邰氏家族便开始从事年画制作,南小里村的“世兴画局”正是出自邰家。邰江平作为邰氏家族的传承人,自幼跟随祖父学艺,5岁能独立填色,14岁独立刻版印画。1981年,他与十三家艺人共同成立凤怡年画研究会,致力于古版年画的抢救与复刻。

  2011年,邰江平因病无法继续创作,儿子邰伟伟放弃深圳的高薪工作回乡,决心继承父亲手艺,传承凤翔木版年画,延续家族技艺。“我也想过放弃,但想到这项技艺已传承了一千来年,不管情况再怎样,也不能让它在自己手里给放弃。”邰伟伟,这位“80后”传承人,从父亲邰江平手中接过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继续家族的年画事业。如今,在他的手中,这项古老技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宝鸡凤翔:传承木版年画技艺 让千年非遗焕发新生_fororder_图片2

邰伟伟向采访团展示木版年画作品

  匠心独具 精益求精

  走进邰伟伟在家中的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摆放的各种刻版和工具。一张四尺见方的桌子上,摆放着用于填色的刷子和颜料。邰伟伟正全神贯注地为年画填色,他的手法娴熟而精准,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匠人的专注与执着。

  凤翔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包括起稿、定稿、备版、刻版、渗油、洗版、填色等流程,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纯手工完成。“制作一幅木版年画,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整个过程往往需要几个月的时间。”邰伟伟介绍道,“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刻版,它决定了年画的线条和美感。”

  在邰伟伟看来,只有纯手工制作的年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木版年画。他坚持使用传统工艺流程,从雕刻到上色,每一步都精益求精,最终呈现出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作品。这种对传统的坚守和传承,使得他的作品独具特色。

宝鸡凤翔:传承木版年画技艺 让千年非遗焕发新生_fororder_图片3

正在进行雕刻的何尊形象刻版

  守正创新 焕发新生

  在传承非遗技艺的过程中,邰伟伟认为,只有让传统艺术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凤翔木版年画才能焕发新的生机。

  在创作内容上,邰伟伟将地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融合,创作了一系列既具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需求的文创产品。例如,他将年画与抱枕、毛巾等日用品结合,用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为这些产品赋予独特风格。同时,他还紧跟市场发展趋势,设计了以何尊为原型的凤翔木版年画作品,紧跟时代潮流。

  在传播方式上,邰伟伟也进行了大胆尝试。他开设了凤翔木版年画培训班,吸引了众多学生前来学习。同时,他利用互联网平台,将年画推向全国乃至全球,传播木版年画背后的民俗文化。这些努力不仅让更多人了解了这一传统文化瑰宝,也为它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和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追捧,作为凤翔木版年画的传承人,邰伟伟深感责任重大。他表示,将继续坚守传统、勇于创新,为这一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文/图 李心怡)

编辑:吴明玲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