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西安“四好农村路”串联万千村社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4-10-18 17:38:45

  10月18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西安市交通运输局二级巡视员李斌科,周至县副县长周训良出席发布会并介绍相关情况。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丽萍主持发布会。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西安“四好农村路”串联万千村社

发布会现场

  近年来,西安市从全局高度谋划,将“四好农村路”建设纳入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坚持与农业和产业布局等规划对接,与城市群发展、小城镇建设等规划通盘考虑,一体规划推进;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总要求,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累计投入50.53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3976公里,日益完善农村公路网,打通乡村振兴大动脉,激活区域发展微循环。截至2023年底,全市农村公路里程达11552.22公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通客车,具备条件的乡镇(街道)全部通三级以上公路、自然村(组)全部通硬化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村(组)为网点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建成。农村公路沧桑巨变,从根本上改变了全市农业农村发展条件。从空中俯视,一条条农村公路宛若玉带缠绕山水田园、串联万千村社,让美丽西安呈现出勃勃生机。

  李斌科表示,近年来,西安市主动扛起“四好农村路”省域先行实践地的使命,积极探索实践,推动农村公路“建、管、护、运”协调发展,全市形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扎实推动全域“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先后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3个(鄠邑区、长安区、周至县)、省级示范县8个(阎良区、高陵区、鄠邑区、长安区、临潼区、灞桥区、周至县及蓝田县),涉农区县省级示范县实现全覆盖。西安市被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授予全国唯一一批“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示范突出单位。

  牢固树立公路“三分靠建、七分靠养”的意识,持续深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构建科学的财政投入机制,出台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补助政策,提高市、县财政日常养护资金标准。其中二级及以上农村公路每年每公里投入不低于3万元,县、乡、村道不低于1.5万元、0.9万元和0.3万元,足额落实日常养护资金,比省定标准高出50%。“十三五”以来,市财政配套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约2.96亿元,基本破解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不足问题。深入探索建立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保障机制,科学设置市级与区县级日常养护资金分担比例,对革命老区蓝田县和国家重点帮扶县周至县,市、县按7:3比例分担,其他经济基础较好的区县按5:5、3:7差异化分担;按照养护工程省补标准,县、乡、村道每年每公里分别补助1.5万元、0.6万元和0.1万元,市财政按50%纳入预算并足额配套,有效解决了因各区县财力支持不均导致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水平不统一、路况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十三五”以来,市财政落实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资金1.9亿元,进一步强化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保障体系,促进农村公路服务水平持续向好,通行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印发《全面推行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办法》,建立市、县、镇、村四级“路长制”,涉农区县全部设立区县、镇街“路长制”办公室,设置路长公示牌,向社会公开各级路长,接受社会监督,彻底打通了农村公路管养“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市设置县、镇、村路长2188名(县级路长82名、乡镇级路长362名、村级路长1744名),带动形成权责清晰、齐抓共管的农村公路管养格局。鄠邑区试点成立公安交通联合执法领导小组,辖区派出所、交警中队、路政中队、运政中队设立联合党支部,治安警、交警、路政、运政部门联勤联动,联合执法,实行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区域联动,年度开展专项行动不少于10次,24小时不间断开展巡查检查工作。围绕提升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持续推动交通运输、邮政、快递企业与农资经销商、电商等融合发展。截至2023年底,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综合分值达到最高5A级。鄠邑区、长安区成功创建全国城乡交通一体化示范县,鄠邑区、阎良区、长安区成功创建省级农村客货邮样板县。

  将路域环境治理、公路秩序管理等内容与“路长制”一并纳入市、区县、镇街目标责任考核范围,每季度组织考核,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综合治理”公路管理体系,提升了公路管护水平和路域环境水平。突出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重点围绕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等内容,交通、财政、农业农村等市级部门每季度联合考核,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任务完成和政策落实,督促区县政府及时、足额落实日常养护配套资金,实现了农村公路“有路必管、有路必养”,提升了“四好农村路”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能力及水平。逐年提高“四好农村路”考核权重,将群众满意度作为“四好农村路”建设重要指标,考核结果与下年度计划规模和补助资金挂钩,形成倒逼机制,全市农村公路技术状况指数逐年提升。严格执行交通专项资金“以奖代补”考核任务要求,建立“政府主导、多元筹资、统筹安排、专款专用、强化监管、绩效考核”资金筹集和使用机制,充分发挥交通专项资金拉动效应。

  周至县作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在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始终秉持“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核心理念,通过“科学统筹布局、夯实示范创建基础,综合协同施策、做好管理养护文章,产业融合赋能、激发农村公路新活力”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周至县将继续深化‘四好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工作,为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周训良说道。(文 凌丽窈)

编辑:吴明玲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