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陕西】科技创新发力 激活向“新”动力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1-17 21:06:34

  国际在线陕西报道(记者 张雨晨):1月16日,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西安开幕。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秦创原建设取得新成效,21个产业创新聚集区启动建设,新增广翼智能、陕硬航等科技成果转化企业1196家,招引国能西北创新基地、长城互联基地等项目605个、总投资1594亿元。

  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是陕西省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与强劲动力。

  围绕推动高水平科技创新,陕西省人大代表、陕西航天时代导航设备有限公司首席技师刘湘宾谈及自己的看法。 

【科创·陕西】科技创新发力 激活向“新”动力

西安航天产业蓬勃发展 供图 西安航天基地

  陕西作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高地和产业基地,拥有众多国家级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汇聚了大量顶尖科研人才与前沿技术成果,具备雄厚的科研实力与坚实的产业基础。

  刘湘宾认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这是践行新发展理念、解决当前经济发展核心难题的关键所在。

  “人才乃是科技创新的首要基石。”刘湘宾提议,应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确保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他建议,应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构建一个以创新能力、成果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从而为杰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舞台,使他们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

  “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指明了整个陕西经济的发展方向,作为航天领域,我们就要利用航天的优势——高端科技的优势,助力陕西科技、经济高质量发展。”刘湘宾表示。

  核工业是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陕西是国家核工业起步最早和核资源配置最优化的省份之一,发展核工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

  陕西省政协委员,中核集团(陕晋)市场开发部主任,中核华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季开平表示:“目前,核技术应用在陕西共有3316家单位,较“十三五”末增加71%,发展潜力较大。”

【科创·陕西】科技创新发力 激活向“新”动力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技术研究院 供图 西安交通大学

  在加速科研突破与成果产出方面,季开平建议,整合省内核领域科研力量,以西核院、西北有色、西安交大等为核心,联合中陕核、中核西仪等企业,策划组建科研技术中心,配套高端科研设备,建设开放共享的实验室与数据中心,定期举办技术交流会、项目对接会,打破科研与产业间的壁垒,加速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同时,策划陕西省核技术应用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办法,对成功转化且产生显著经济效益的核科研成果,给予科研团队成果转化收益奖励。

  “此外,我们还要以国家先进技术成果西安转化中心或其他成果转化中心为平台,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中试、熟化场地与配套服务,缩短成果落地周期。”季开平说道。

编辑:吴明玲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