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观察室】西安“DeepSeek”科技产业深度融合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3-13 17:06:53

  国际在线陕西报道(记者 柳洪华):“DeepSeek发布后,使用昇腾全栈技术架构的西安雁塔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心第一时间完成适配,在教育科研、智能客服、智能办公、医疗健康、内容创作 经营问数等场景实现高性能推理、灵活部署和开箱即用。”西安雁塔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心技术负责人介绍道。

  在DeepSeek大模型、Manus AI智能体等持续爆火并加速产业重构的当下,西安也在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推进人工智能技术攻关、迭代升级、场景应用和生态培育。3月12日,记者来到西安雁塔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创新发展中心”),通过了解项目运营情况。

【新质观察室】西安“DeepSeek”科技产业深度融合_fororder_图片2

西安雁塔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心技术负责人介绍中心运营情况 摄影 柳洪华

  据了解,作为人工智能生态产业平台,创新发展中心项目分两个模块建设实施,其中模块一主要建设AI算力500P、HPC算力8P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占地10亩,于2024年12月31日已全部上线运营;模块二主要建设高层产业研发中心,主要服务于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企业在本地的规模入驻,并提供聚集院士工作站、人工智能、大数据相关企业的配套基础设施。

  目前,创新发展中心已为212家高校、科研院所、人工智能企业提供算力服务,算力使用率达90%,链接生态伙伴超过300家。此外,创新发展中心已孵化近300个AI解决方案,涵盖遥感、制造、医疗、教育、文旅、交通、农业、金融、能源、政府等行业;同时已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圣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工业巡检大模型实验室等,推动产业聚合。

  “对于我们做工业大模型来说,只有在训练的时候才会调用算力,如果我们企业自己部署算力的话成本太大,借用创新发展中心的算力可以实现灵活租用。”西安圣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瞳科技”)市场部总监王启东介绍说。

  专注于工业领域AI大模型创新的圣瞳科技始终致力于打造新一代工业巡检大模型,其发布的圣瞳科技智巡多模态大模可在发电、矿山、化工、制造等多个场景下应用,为工业智能化进程注入了新动力。

  “我们的算力赋能了能源、电力、特色农业等陕西支柱产业,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西安雁塔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心技术负责人说。

  让早晚高峰交通更顺畅、让猕猴桃种植更“智慧”、让工业巡检更安全……凭借在科研、人才、算力、应用场景及产业布局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西安,无疑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理想之城”。

【新质观察室】西安“DeepSeek”科技产业深度融合_fororder_图片1

中航创世机器人(西安)有限公司学术经理王伟介绍产品 摄影 柳洪华

  “公司聚焦‘1+2+5+N’战略,以机器人、人工智能、航空为技术核心,在养老护理、医疗康复、职工健康等领域持续发力,形成了智能护理机器人等N个软硬件产品。”在西安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中航创世机器人(西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创世”)财务总监苏银向记者介绍,目前产品已进入全国30个省100多个城市500余家医院,合作医院超3000家,服务患者数百万人次。

  2013年,碑林区与西安市科技局联合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10所高校,沿友谊路建设“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这也成为了碑林区盘活科教资源、激活创新生态,做实科技成果转化高地的关键转折点。2022年6月,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启动建设,重点培育“从0到1”的硬科技研发产业。

  作为西安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孵化的典型代表,中航创世通过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在人机工程、生物电子、机器人控制等13个领域拥有上百项专利布局,在国内智慧康复领域占领了一席之地。2024年,中航创世产品在俄罗斯销售,迈出了拓展海外市场的第一步。

  目前,西安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已建立了“一轴三区七大创新圈”的空间架构,围绕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数字创意等“6+1”硬科技产业,贯通了“原始创新—成果转化—产业落地”的全链条。

  2024年,碑林区从驻区高校院所征集储备158项应用技术研发项目,立项56项,推进30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与企业对接,新注册11家科技成果转化企业。一项项创新好技术不断变成一个个市场好产品,这就是碑林区做优“千亿级实力城区”的底气,西安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动能。

  在科技持续爆发,应用加速落地的变革时代,“以产定研”“研为产用”的西安,将激荡起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奔赴的澎湃浪潮。

编辑:张雨晨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