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有绝活】吴镌峰:“设备把脉”筑牢生产智造根基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5-08 14:28:18

  在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汉中卷烟厂的制丝车间,电气技术主管吴镌峰的身影总是忙碌而笃定。从2003年扎根一线至今,他以22年的坚守与创新,从一名普通电工成长为行业技术领军人物,用匠心与智慧推动烟草生产从数字化迈向智能化,书写了一名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不凡篇章。  

  扎根一线:平凡岗位上的极致追求

  “绝活,就是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这是吴镌峰常挂在嘴边的话。每天清晨,他的第一项工作便是对车间数百台电气设备进行点检。他将设备分区划片,制定周密的检查计划,二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即便在设备正常运行时,他仍坚持记录运行数据,分析潜在风险。“就像医生把脉,只有熟悉设备的‘心跳’,才能在故障萌芽时精准‘诊断’。”吴镌峰说。这份看似重复的基础工作,成为他口中“别人难以坚持的绝活”,也为工厂设备的稳定运行筑起第一道防线。

【陕西工人有绝活】吴镌峰:“设备把脉”筑牢生产智造根基_fororder_图片1

工作中的吴镌峰

  对点检的执着,源于他对岗位的热爱与党员的使命感。作为党龄超过工龄的老党员,他始终坚持“无论岗位多平凡,都要尽全力做到最好”。从西安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的他,将理论知识与车间实践深度融合,带领团队啃下一个个技术“硬骨头”。  

  创新突围:破译智能制造的“密码”  

  2023年吴镌峰被任命为“十四五”技改领导小组电气信息组长、工程指挥部总项目长,面对行业智能化转型“无先例可循”的挑战,他带领团队探索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陕西工人有绝活】吴镌峰:“设备把脉”筑牢生产智造根基_fororder_图片2

吴镌峰(右)和同事进行工艺质量交流

  双元雾化喷嘴自动校验平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传统喷洒依赖人工调整喷嘴,由于调整空间受限,喷嘴调节校验效果往往难以保证,导致喷洒的均匀性也不易把握。吴镌峰创新设计出外置模拟系统,将密闭滚筒内的雾化参数“复刻”到外部调试,确保喷嘴校验调节过程简单易行,保证了每一滴香料均匀附着烟丝。这项发明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在智能产线建设中,他主导开发的烟丝水分预测模型更是行业标杆。他通过采集上千批生产数据,建立数学模型,系统可自动调节烘丝工序参数。“过去靠老师傅经验,现在靠数据说话。”吴镌峰表示。此外,他推动选用的视频检测、视频报警、红外热成像安全监测等智能功能,实现了烟丝内在主要化学指标成分在线检测,让生产线实现“自诊断、自学习”,为行业智能化转型树立样板。

  匠心传承:为行业育“新匠”

  “技术会迭代,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吴镌峰深知,智能制造离不开人才支撑。作为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他为新人量身定制培养计划,每周开设不同内容和方向的理论课。从2017年开始,吴镌峰每年基于企业组织的电气技术比武,为学员制定详细可行的训练计划,组织日常技术比武,以赛促学。“8年来我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利用下班时间和节假日组织参赛选手反复进行实操练习1000多次,进行理论讲解800多课时,模拟考试150多场,培养技术人员10多人,技能等级认定通过率达到了100%。”吴镌峰说无不自豪地展示工作室的成绩单。

【陕西工人有绝活】吴镌峰:“设备把脉”筑牢生产智造根基_fororder_图片3

工作中的吴镌峰

  在参与修订烟草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和教材时,吴镌峰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删减过时技术,新增智能化内容,为行业培养“既懂传统工艺、又精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青年技工要敢于突破,在数字化赛道上跑出‘加速度’。”他对徒弟们的期许,正是自身奋斗的写照。  

  工匠精神:在变革中坚守初心

  从手动操作到集中控制,从“人盯设备”到“数据驱动”,吴镌峰亲历了烟草行业的发展变化。面对智能化浪潮,他始终秉持“干一行钻一行”的信条:“工匠精神不是固守传统,而是用新技术让传统工艺焕发新生。”  

  “每一次技改都是与时代的对话,我们既要脚踏实地,更要仰望星空。” 从青涩学子到行业领军,吴镌峰用时间诠释了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是平凡岗位上的坚守,更是敢为人先的胆识;是技术高峰的攀登,更是智慧薪火的传递。正如他所言:“劳模的荣光不在奖章上,而在每台设备运行的欢唱中。”在这条“智造”的征途中,吴镌峰依然步履铿锵。(文 陈楠 图片来源受访者)

编辑:吴明玲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