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2025年“走出杨凌看示范”采访团来到位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的金昌奶绵羊试验示范基地。在这里,一杯看似普通的绵羊奶,正成为现代农业科技的最佳注脚——从基因测序到智能养殖,从标准制定到全产业链开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技力量让传统畜牧业焕发新生,勾勒出“校地合作”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金昌奶绵羊试验示范站
金昌奶绵羊试验示范基地建于2012年,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金昌市政府进行校地合作,依托甘肃元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基地。基地目前主要致力于奶绵羊新品种的培育工作和健康养殖,并在金昌地区形成了以奶绵羊产业为主导的循环经济全产业链格局。
在基地育种实验室,一组数据揭示着科技的力量:通过奶绵羊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可使种公羊的留选时间相对传统的后裔测定指数法至少提前2.5年;同时采用低深度重测序结合基因填充技术,会将每只羊的基因测序费用降至60元。
副研究员张磊查看分子育种实验数据
“除了分子育种技术,我们的专家团队还致力于奶绵羊高效繁殖、精准营养和疫病防控等关键技术的研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学院副研究员张磊介绍道。如今,团队已制定2项甘肃省地方标准,1项中国奶业协会绵羊奶生乳团体标准和4项企业标准,率先在国内建立了奶绵羊产业发展技术体系。
佩戴着电子耳标的奶绵羊
走进甘肃元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现代化的奶绵羊牧场,佩戴电子耳标的奶绵羊悠闲踱步,耳标实则是实时监测奶绵羊健康状况和生长情况的“智能终端”。目前,该牧场已全部实现了电子耳标识别、自动分群、自动称重、羊只保定、孕检等智能化管理。
总监张金生查看饲料配比样本
除了科技赋能传统牧场外,甘肃元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监张金生表示,为精准满足羔羊、青年羊、泌乳羊,以及育肥羊各阶段生长所需,公司会根据营养需求科学搭配饲料,将饲草与饲料按比例混合,形成了公司的发明专利“全混合日粮”。
公司还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一个养殖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养殖200只挤奶羊为单元,年产羔400只,年产奶50吨,年收入30万元的“2453”经营模式。
“在这套模式的推动下,相较于传统肉羊养殖,养殖户每只羊可多增收1800多元。”张金生说,在保证农户收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奶绵羊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公司现已建成了3个万只奶绵羊生态牧场,奶绵羊存栏量达到4.51万只。
截至目前,金昌奶绵羊试验示范基地研发的奶绵羊分子育种、高效繁殖和健康养殖等技术已推广至陕西、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为全国奶绵羊产业提供技术支撑。从基因编辑到数字化管理,杨凌科技正为传统畜牧业装上“智能引擎”。当一杯绵羊奶承载着全基因组选择、物联网监测等科技密码走向市场,它所见证的,正是农业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文/图 陈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