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渭而行 向绿而生 首届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渭南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7-29 10:50:28

  悠悠渭水,浩浩汤汤;巍巍华山,险峻苍茫。

  7月28日,以“渭水泱泱 大潮滂滂”为主题的首届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宣传活动走进陕西渭南。本次活动围绕渭河流域的生态修复、产业振兴和民生改善展开,通过实地探访,全面呈现渭南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具体举措与阶段性成果。

  古关新颜:潼关古城焕发历史光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潼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被誉为“三秦锁钥”“四镇咽喉”。位于秦晋豫三省交界处,黄河、渭河、洛河三水交汇于斯,地理位置重要、历史底蕴厚重。

沿渭而行 向绿而生 首届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渭南

报道团成员了解潼关古城建城史

     报道团首站走进潼关古城,深入了解这座“千年关口”的恢宏历史与当代风貌。潼关县博物馆馆长朱红斌介绍,潼关于东汉设关,近年来依托深厚的历史资源和“关、城、河”三位一体的独特优势,持续推进古城复建项目,着力打造具有文化魅力的潼关古城景区。目前,景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吸引众多游客打卡探访。

沿渭而行 向绿而生 首届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渭南_fororder_图片7

三河交汇处水域广阔 水势浩大

  作为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潼关县博物馆复原了明清时期潼关古城标志性建筑——山河一览楼,挺立于东山之上,尽显古朴威严。馆内融合激光投影、三维动画、幻影成像、超大立体屏等现代科技手段,通过虚实结合的沉浸式展示,让人们在声光电交织中感受潼关厚重的人文积淀和壮美山水。

  目前,潼关县博物馆已发展成为集文物收藏、陈列展示、学术研究、教育宣传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博物馆,成为讲述潼关故事的重要窗口。

  治水兴绿:长涧河蝶变生态长廊

  在华阴市长涧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现场,一幅生态复苏、绿意盎然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铺展。曾经浑浊不堪、散发异味的河水,如今清澈见底,水面波光粼粼,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蜿蜒于青山脚下。远处,华山群峰巍峨挺拔,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壮丽的自然图景。

沿渭而行 向绿而生 首届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渭南_fororder_图片8

华阴市长涧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现场

  站在河畔,报道团成员们感慨颇多。眼前这条昔日淤积严重、垃圾漂浮的河道,如今已脱胎换骨,成为一条清水绿岸的生态廊道。河道两岸,绿树成荫,花草繁茂,尽显生命活力。

  在陕西水务发展集团华阴市环保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向报道团详细介绍了生活污水从收集、处理到再利用的全过程,并展示了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实现节能减排与高效运营的成果。通过专业讲解与实地观摩,报道团成员们对环保技术与生态理念的落地实施有了更深理解。

沿渭而行 向绿而生 首届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渭南_fororder_图片9

陕西水务发展集团华阴市环保有限公司污水处理池

  “今天站在渭河入黄的重要节点,亲眼看到渭南在渭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成效,深受触动。”每日甘肃网记者曹旭说,“这次采访不仅是溯源之旅,也是感受母亲河的过程。我会用镜头和文字记录渭南的实践,带回甘肃。”

  据了解,活动团队将陆续经过陕西省渭南市、咸阳市、西安市、宝鸡市以及甘肃省天水市、定西市相关区域,到达渭河源头,于8月5日完成渭河“溯源探访之旅”。

  渭水泱泱,大潮滂滂。沿着渭河,一路向西,一幅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时代长卷正徐徐展开。(文/图 吴明玲)

编辑:吴明玲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