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至,万物丰。9月22日至24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陕西主会场活动在商洛市洛南县保安仓颉小镇举行。农耕文化展演重现千年农桑智慧,县域特色美食香气四溢,弥漫街巷,吸引众多游客驻足。国家税务总局洛南县税务局紧扣时节需求,以优质服务为先导、风险防控为支撑,将“合规经营”理念深度融入涉农产业发展脉络,为县域涉农企业稳健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精准辅导 税惠政策融入产业脉搏
丰收节活动现场,14个标准展位集中展销商洛名特优新农业产品、水产品、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品和“两品一标”获证产品。丹皮、连翘等药材琳琅满目,木耳、香菇、黄花菜、豆制品等特色农产品依次陈列,农机具演示与非遗讲解交相辉映,游人如织,喝彩不断,节日气氛热烈浓厚。
“作为一家新办企业,我深知合规经营走好第一步的重要性,税务部门的‘开业第一课’帮助我们轻松掌握了线上申报、开具发票等流程。”洛南康胜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程亚荣如是说。
洛南县税务局结合当地“中药材、食用菌、豆制品”三大涉农主导产业实际,梳理形成涵盖“种植·加工·销售”全周期的涉税政策清单,组织青年干部深入展区开展“沉浸式”政策宣传,“面对面”了解农商农户生产经营情况和涉税诉求,结合合规经营典型案例详细讲解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及申报流程,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涉税疑难问题。
活动期间,累计发放宣传手册500余份,现场辅导6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3条。这种“产业适配式”的政策宣讲,让税惠政策与合规理念同步传递,有效提升了涉农市场主体的政策知晓度与合规意识。
深耕沃土 护航特色产业蓬勃生长
走进洛南县民生食品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现代化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井然有序。企业依托洛南优质黄豆和水资源,融合传统非遗工艺与现代技术,采用石磨磨浆、浆水点卤等技法,开发出鲜豆腐、豆腐干等10余种豆制品。通过“订单农业”,该公司与周边300多户农户签订保价收购协议,种植非转基因大豆,实现户均增收超2000元,形成了集生产、加工、销售、体验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产品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往省内外多地。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诚信经营,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税务部门的‘全流程护航’为我们增添了前行的信心。”该公司负责人王翩然感慨道。
企业合规发展之路,既需政策精准落地,也需风险有效防控。洛南县税务局为豆制品龙头企业量身打造了“风险预警—精准辅导—诚信纳税”服务机制,定期开展“税务体检”,深入原料仓库和生产一线,核查收购发票开具、成本费用归集等情况,建立个性化风险台账并逐项指导整改,确保企业排除涉税风险隐患、尽享政策红利。
目前,洛南县豆制品企业已超过1100家,2024年实现豆制品销售7.7万吨,产值达19.2亿元,辐射带动上万农户就业增收。
多维赋能 构建产业发展新生态
为持续夯实涉农企业合规经营基础,洛南县税务局逐步构建“技术赋能+部门协同+精准服务”三维一体保障体系。
该局依托税收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涉农企业风险识别模型,重点监控农产品收购发票开具、研发费用占比、成本核算等关键指标;与科技、财政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联合开展实地核查,全面评估企业研发活动真实性、农产品原料溯源完整性,今年已联合核查涉农企业12户次;组建由注册会计师、税务师、业务骨干组成的专家团队,收录实操案例20余个,累计培训涉农企业财务人员300余人次,确保企业“懂政策、会申报、能操作”。
如今,合规经营已成为洛南县涉农产业发展的鲜明底色。从丰收节的现场宣讲到产业园区的精准辅导,从智能监控的风险防范到部门协同的合力护航,洛南县税务局以“税惠+合规”双轮驱动,助力涉农产业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稳健前行。(文 任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