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为影视创作开辟新思路

光明日报2017-08-09 14:39:08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探讨“一带一路”沿线影视创作如何出精品。发起国,中国在引领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已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但在人文领域的合作以及借助文化交流凝聚全球价值共识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提高文化领域的产品质量、开放水平和传播能力,更好地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精神、提出中国主张。而作为当代全球流行的文化产品,影视剧尤其是影视精品力作的创作和跨文化传播理应成为重点努力方向。

  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影视精品的创作传播,不论在繁荣文化事业,还是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以21世纪初的产业改革为起点,影视产品的经济属性已得到极大的释放,市场规模、观影人次和影院建设都持续高速增长。近年来,在互联网经济的助力下,创作生产与观众需求更好地匹配,进一步促进了行业热度的提升。这种投资和创作的热情集中体现在产品数量上,2016年电影故事片产量达772部,国产电视剧产量为330部14768集,电视动画片约12.5万分钟,此外还有难以计算的网络文艺作品。

  然而,这种爆发式增长也带来一系列问题。浮躁的创作环境和虚高的市场数字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加速提升影视工业水平和文化内涵的动力。由于片面重视明星流量和IP价值,缺乏对产业要素进行符合艺术规律的消化和创作的工匠精神,很多影视剧在叙事和视听语言方面缺乏雕琢,在主题营造方面缺少明确的价值陈述,无法揭示社会生活本质,只能提供简单的娱乐宣泄,很难和观众产生真正的思想共鸣。高票房、高收视的“产品”众多,但艺术水准和文化价值俱佳的作品稀少——这正是当下中国从影视大国向强国转变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影视精品创作和产业发展速度之间不匹配,不仅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制约了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能力,很难为“一带一路”建设凝聚价值和民心相通提供具体的抓手。我们看到,借助资本的力量和观众规模的优势,我国影视生产的国际化水平得到了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影视人才来中国参与生产制作,甚至像《河西走廊》这样的电视纪录片也邀请到国际知名摄影师加盟。但相对于“引进来”,我国影视作品和人才“走出去”的步伐较为缓慢,其所发挥的跨文化沟通作用也有限。虽然《长城》等作品依靠产业合作和资本运作的方式到达北美等国际主流市场,但传播效果与《指环王》《哈利·波特》这类商业娱乐电影,以及《阿甘正传》《摔跤吧!爸爸》等精品尚存在一定差距。

  合作共赢渐成趋势

  产业与艺术之间的不均衡并不意味着二者是对立关系。发达的文化市场并不会直接威胁影视美学的探索。若能在法规政策上给予适当的支持、鼓励和管理,市场化反而可为文化产品多样性提供肥沃的土壤。反过来,也只有产业得到充分发展,才能为影视精品的创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按照“十三五”规划,在2020年左右,文化产业应当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这不仅意味着其在GDP总量中的比重需进一步提高,还要求其发挥市场和资本的积极作用,有效配置文化产品的生产要素,培育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和品牌。这些都是影视精品创作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和外部条件。

  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要求影视业把十余年来的产业改革进行到底。在体制机制不断面向市场转型的过程中,我国影视产业已成为文化产业最为繁荣的部分,规模日益增大,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并在进口片配额增加的情况下仍保持了国产电影的票房份额,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且,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观影人次的增加,观众的欣赏水平在多元文化产品的滋养下日渐提高,成熟的观众呼唤成熟的创作。2016年以来中国电影票房增量放缓,正是成熟的观众群体对产品质量要求提高的一种体现。在这一市场信号的指挥下,行业管理部门和创作主体不约而同地着手供给侧改革,减少总量,增加质量,拓展积极的市场需求,以改变产量巨大却影响力不足的现状,让影视生产回到重视质量的道路上。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沿线国家之间商贸合作愈加紧密,这为影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加开放的格局。进口片配额增加让中国影视产业在国内电影票房方面被动地经历了第一轮洗礼。“一带一路”则开辟了更为广阔的良性竞争空间,将推进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建设的国际化水平。中国影视产业应主动抓住这一机遇,扩大与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促进供给侧改革和产业升级,在市场机制和交流平台中推动具有更高交易价值和视听水准的精品的创作。

  文化价值开掘成为共同追求

  影视精品不是创作者自封的,它既取决于内在的艺术品质,也要看外在的观众口碑。因此,影视创作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完善的市场机制为物质基础,也需要健康有效的评价机制为外部激励。在市场所提供的经济利益之外,好的评价机制能促进影视行业的自我净化,提升产品的文化品质,凝聚创作者和整个社会的价值共识。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尤其是借助价值取向、艺术水准、受众反应、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共同标准来指导创作实践,可谓促进影视精品创作的另一项重要举措。

  “一带一路”不仅提供了广阔的文化市场和生产要素,也提供了文化交流借鉴的平台。在互相参照、交流甚至观念碰撞的国际舞台上,创作者和评论者能在了解他者的过程中反观自身,在交流互鉴、开放包容的过程中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在了解各个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理性地看待中国文化、建立文化自信,从而在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过程中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影视精品创作。

  借助“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平台创建良好的作品评价机制,将为影视作品提供经济价值之外的文化标准。多元化的观众群体和作品之间的持续互动,也有助于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创作氛围,进而在传播和沟通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创作规律和主流价值方面的共识。在跨文化语境中,不同观众群体对同一部影视作品不仅会作出好坏评价,还会围绕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展开更多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期待达成沟通和理解。而这些持续深度的互动本身就是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增进理解的过程。能引起广泛共鸣的价值理念以及具有当代价值的民族文化基因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弘扬和积淀,从而为影视精品提供最为重要的精神内核。因此,健康多元的文艺批评环境,不仅能促进影视精品的创作,还能发掘中华传统文化中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的部分,借助影视精品的创作完成当代中国文化创新,为整个人类共同体的文化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总之,影视精品创作既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呼应了当前中国文化所面临的核心挑战。这既需要更加开放有效的市场机制和多元健康的批评环境,又能够反过来贡献于价值共识的凝聚和民心相通的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影视精品对“一带一路”来说,既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交流的发动机,也是共同价值和人文情感的永恒寄托。(作者:梁君健,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