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县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实践创新,认真总结“廉政诊所”巡诊工作经验,进一步加大巡诊监督力度,发挥“廉政诊所”的监督约束作用。截至7月底,共“会诊”问题线索336件。
强化警示教育,做好“体检”,早打预防针。该县积极组织各单位党员干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深入看守所接受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线。在重要时间节点通过门户网站、电视台、手机短信发通知、下禁令、倡廉洁,强化警示提醒。抓住“关键少数”,认真执行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考试、廉政谈话制度,以考促学,警钟长鸣,绷紧廉洁之弦,及时通报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侵害群众利益、精准扶贫领域等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
运用“四种形态”,办好“门诊”,消除侥幸心理。通过进一步完善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实施方案,该县划定“四种形态”各自“边界”,解决执纪干部的认识盲区。不断强化“第一种形态”运用,制定党员干部约谈办法,自上而下构建“大约谈”工作格局,突出责任导向、问题导向、舆论导向,做深做细做实约谈工作。尤其是因工作不细不实、监管不真不严,导致将公职人员纳入贫困户的10名镇村干部,进行详细深入约谈,达到了“深挖一层、约谈一片、教育一批”的警示效果。截至7月,全县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落实“第一种形态”,开展约谈225人次。
整合力量,联合“会诊”,猛药去沉疴。该县抽调财政、发改、扶贫、审计等专业人员,成立专项检查组,深入全县20个镇(办)对精准扶贫领域的问题线索进行系统摸排,将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延伸至基层、开展到一线,共排查问题线索12条,处分5人;办案协作领导小组定期走访调研,加强协作沟通,在执纪审查中形成合力、抓出实效,强化督查督办,对重大问题线索及时请示汇报,实行联合“会诊”。目前,全县通过“会诊”方式,成功查办案件53件次,充分发挥出“会诊”执纪问责方式的震慑力和持续性。
打铁还需自身硬,强化“锻炼”,增强免疫力。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该县组织各镇(办)纪委书记,各部门纪检组长、纪检专干集中培训,促使全县纪检干部深刻领会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开展案件集中评查,统筹推行交叉调查机制,印制案件初核、案件调查、案件审理等模拟卷,对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诠释、答疑解惑。建立执纪审查各个环节的权责清单,系统梳理出问题受理、初步核实、立案调查、移送审理、处理执行、案件移送六大环节和三项原则的纪律审查执行规范,严防以案谋私、跑风漏气等行为发生。(记者 屈荔鹏 通讯员 周维波 涂立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