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限塑令”“禁烟令”“禁止使用一次性筷子”已实施多年,效果理想吗? 我们身边有哪些“禁令”还禁不住
在菜市场买菜,老板会赠送塑料袋;在一些餐厅就餐,经常能看到一些“吞云吐雾”的吸烟者;小吃店里,桌子上会摆着一筷笼的一次性筷子……我们身边的这些“限塑令”“禁烟令”“禁止使用一次性筷子”实施以来,效果到底怎样?
塑料袋还是我行我素
2008年6月1日起,《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正式实施,按照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袋,禁止生产、销售、使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限塑令”实施至今已有9年时间,可在西安市的大小超市、市场,各种尺寸、五颜六色的塑料袋依然大行其道。
7月12日,记者在建国门综合市场看到,每家商户的货架上都有塑料袋,几乎所有顾客都会使用摊主提供的免费塑料袋。记者买了一把芦笋,老板麻利地套好塑料袋递了过来,看到记者手里拿的东西多,还客气地给了记者一个大号塑料袋。
刚买完菜的郝女士说,她买菜都是用摊主给的塑料袋,这样方便,用完后质量好的塑料袋就装垃圾,其他的就直接扔掉了。
记者在多个超市看到,卖散装糕点和蔬果的区域免费提供透明手撕连卷塑料袋,现场无人看管。有些购物者一次就撕下三四个,甚至有人将塑料袋撕下后装进包里带走。而在超市的收银台,顾客只需要掏两三角钱,就能买到一个塑料袋。
“我出来购物总是忘带购物袋,不过超市的塑料袋也不贵,两三毛钱,买一个装东西很方便。”市民周琪琪告诉记者。
部分公共场所仍然烟雾缭绕
从2011年5月1日起,全国在七大类28种公共场所全面实行“禁烟令”。从2012年4月开始,西安市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禁止提供烟灰缸等吸烟用具。
然而几年时间过去了,西安市的部分公共场所仍然有人在吸烟,禁烟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记者走访发现,很多商场都在显眼处有“无烟商场”的标志。记者在民生、开元等多家商场内均未发现有人吸烟。在市区的几家医院里,同样也没有看到吸烟者。医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民都知道医院里不能抽烟,大家都很自觉。
相较于商场、医院的禁烟效果,餐厅、网吧里就差了不少。
记者在东关附近的一家餐厅里看到,一桌客人酒足饭饱后正在聊天,六七个人,人手一支烟“吞云吐雾”,而在他们身后的墙上就有“请勿吸烟”的标志。这并不是个例,在餐厅里吸烟的现象比较普遍。一家餐厅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他们不主动提供烟灰缸,可面对顾客有吸烟要求时,他们也很为难。
在街边的面馆、小吃店里,吸烟更是没有“禁忌”,吸烟的人随处可见。
记者在东郊一家网吧看到,不少人在边上网边吸烟,并没有工作人员进行劝阻。
一次性筷子依然在用
2011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陕西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餐饮、娱乐、宾馆等服务性企业,应当使用节能、节水、节材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倡导宾馆减少提供一次性用品,禁止餐饮业提供一次性筷子。
然而,记者走访发现,尽管市内大部分餐馆都会向消费者提供可反复使用的消毒筷子,但仍有一些小餐馆会提供一次性筷子。
7月12日,记者在建国门综合市场餐饮区看到,不少市民在这里吃早餐,虽然很多店家都提供反复使用的筷子,可仍有不少顾客会主动索要一次性筷子,吃饭的桌子下更是散落着很多使用过的一次性筷子。
“我总觉得别人用过的筷子不干净,而且这小店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好消毒,所以还是一次性筷子放心些。”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
在东关南街里有好几家烧烤店,基本都在使用一次性筷子。记者询问了几位顾客,他们大多数都表示,愿意使用商家提供的可反复使用的消毒筷子,可烧烤店并没有提供。
“有些餐饮店虽然把筷子放在消毒机里,可消毒机基本不工作,这能起到消毒的作用吗?权衡之下,我还是用一次性筷子。”市民王亮告诉记者,不仅是在餐饮店就餐,打包或者叫外卖,商家提供的都是一次性筷子,有些筷子质量太差,他回到家里就使用自己家的筷子,一次性筷子会扔掉。
采访中,大多数市民都认为,“限塑令”“禁烟令”“禁止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禁令是对百姓生活有益的,希望继续执行下去。市民们说,禁令不能一禁了之,希望相关部门加强对市民的宣传引导,让市民知晓出台禁令的目的和意义,让每一个人都能自觉遵守禁令,同时展开更广泛的监督检查,从而让禁令真正落到实处。(记者 邓月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