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秦知道丨陕科教优势难转为产业胜势 该咋办

西部网2017-08-29 19:10:31

  要说陕西的科教资源排在全国前三,肯定毋庸置疑,但是如果说科技产业实力,恐怕就很少有人会想到陕西了。长久以来,经济科技“两张皮”和科技成果“东南飞”的现象一直是困扰陕西身上的两大难题。

  科教如果离开了对生产力和经济的转化驱动,那么它将永远停留在基础研究的领域。陕西拥有众多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但科技产业依旧不强,也许只能从产业基础和制度环境方面去寻找解决方案了。

  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对经济社会发展正产生越来越重大的影响。”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建林在新闻发布会上对媒体表示。

  高校作为陕西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在陕西建设创新型省份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高校拥有任何单位都无法比拟的学科、人才、科技、平台等综合优势,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在促进产学研用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

  高校和地方以及企业的合作如果不加以引导,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双方往往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的协调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的科技创新,说到底还是为了服务发展这个大局,满足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这是陕西在促进校地、校企合作坚持的原则和方向。

  陕西依托重大项目的合作,从制约行业、产业发展的瓶颈中凝炼创新方向,搭建起科技成果转化的对接平台。通过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联动融合,促进校地校企之间合作,帮助地方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催生产业转型新业态、释放经济增长新活力,同时也提升了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能力。

  在具体的实践中,陕西结合各地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筛选和组织了一批高校带着创新项目和成果到各地对接。目前,陕西省教育厅已联合省科技厅、省国资委等部门,先后组织20余所高校和相关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到铜川、韩城、榆林等地对接,签署科技创新合作协议,促成多项科研创新成果合作意向落地,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今日看点 加摘要】秦知道丨陕科教优势难转为产业胜势 该咋办

  用政策解除科研人员后顾之忧 让科技成果走向市场

  为了解决高校科技创新存在的科研管理不够规范、评价体系和导向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陕西先后出台了《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陕九条”)以及《关于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促进省属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即“陕教十条”)。

  “陕九条”的出台是陕西为了更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摆脱陕西长久以来经济科技“两张皮”的问题。据此出台的“陕教十条”则是突出了内容和措施的针对性、操作性。

  在“陕教十条”里,规定了诸如“高校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全部留归学校”、“高校职务科技成果由成果完成人实施转化的,将不低于90%的转化收益奖励给成果完成人和为成果转化作出贡献的人员”、“高校科技人员在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经本人申请、学校同意后,可以到企业和其他科研机构、高校、社会组织等兼职并取得合法报酬”等,涉及内容十分全面。

  而“陕教十条”的出台,就是为了全面激发高校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特别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使他们能够解除后顾之忧专心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努力让更多的科技成果走出高校、走向市场,积极解决陕西科教实力与科研创新能力不相称的问题。

  文件出台以后,得到了高校和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普遍认可和好评,各高校也据此制定了各自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和办法,进一步推动各项举措真正落地、见到实效。

  【今日看点 加摘要】秦知道丨陕科教优势难转为产业胜势 该咋办

  “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留住、用好人才?

  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建林表示,“高校是创新创业的主阵地,大学生更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之一。”陕西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更是从省级层面明晰了深化“双创”教育的总体目标、政策措施和路径选择,构建起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2015、2016年连续两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陕西省高校均取得佳绩,去年更是荣获金奖4项、银奖7项、铜奖16项,金奖数居全国第3,总成绩居第2。西北工业大学“翱翔系列微小卫星”项目获得大赛总冠军,并获得2017年第三届全国大赛主办权。

  大学生带来的无人机、信息医疗、陶瓷焊接等多个项目具有非常高的科技含量,许多指标处于国内甚至世界领先水平,让不少参观了大赛的专家、企业家交口称赞。

  在科技人才培养方面,陕西正在进行着全方位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行学分制,推行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培养模式,强化科教融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以高水平科研和产业实践支撑卓越创新人才培养。

  “人才是第一资源”,陕西把引进、培养、留住、用好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人才放在突出位置,依托“院士工作室”等平台,引进国内外高端领军人才和拔尖创新青年人才,为创新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今年上半年,陕西组织高校代表团首次赴美开展组团招聘高层次人才活动,在纽约、华盛顿和旧金山召开多场专场招聘会,吸引了1200余名高层次人才应聘,现场签约173人,另有436人达成签约意向。

  关于未来,刘建林说,“以区域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集中力量攻克一批核心技术,布局一批前沿基础研究项目,强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产出一流科研成果,培育重大原创成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实施作出重要贡献。”(记者 张澍田)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