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莲湖区解家村安置小区,65岁的李女士正在院内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小区内的树木郁郁葱葱,院内有嬉闹的孩子,专心打乒乓球、散步聊天的老年人。“回迁到这里,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常态。”李女士笑着告诉记者,得益于城改好政策,村里家家户户过上了好日子。
据了解,近三年莲湖区城(棚)改办先后完成中堡子、杨家围墙、解家村、大土门、曹家堡、潘家村、二府庄、西桃园等8个城中村和1个棚户区五一巷项目的回迁安置,今年将完成西关村、金家堡2个项目的回迁。
拆旧建新 圆群众新居梦想
在李女士的记忆中,没有拆迁前,无论严寒酷暑,每天早上她第一件事情就是生火,“双手总是干净不了,身上啥时候都有一股烟熏味。”她回忆,家里的平房虽然每个月有一两千租金,但租户较杂,院子一年四季都干净不了。由于嘈杂、环境差、洗澡不方便,孩子长大后都出去租楼房住了。这一切在2015年得到了彻底改变,他们村回迁了,天然气、水电、暖齐全,电梯上下,户型搭配合理,一切都让她称心如意。领到新房的钥匙,叫儿女回家庆祝,她的“安居梦”终于圆了。
多措并举 高度重视安置房建设
村民如愿回迁,这一切离不开莲湖区城(棚)改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安置房建设关系群众能否顺利回迁,是检验城(棚)改工作的一杆标尺,随着城(棚)改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城(棚)改项目不断增多,安置房建设数量不断加大,管理服务的各种难度随之加大。”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高度重视安置房建设。年初组织召开了安置房建设工作会议,签订了责任书,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了工作责任;对在建项目工地,坚持“日巡查、周检查、月通报、季评比”,随时掌握工程进度和质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解决,全年下发整改通知书50多份;组织召开消防、防汛、安置楼建设等现场观摩交流会,加强相关人员培训,提高安全生产的意识。
创新工作 视频直播选房各个环节
据了解,莲湖区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对回迁安置工作高度重视。工作人员介绍,在每个项目回迁前该办主要领导都会带领相关工作人员多次到安置项目现场进行检查,就工程进展、水电气暖的管网铺设及室内配套设施、室外道路和绿化、安置房样板间、电梯的承载能力、小区的物业管理等都进行详细的了解及安排,确保安置房及小区环境达到入住条件,让回迁群众满意。
“在选房的过程中我们坚持高、中、低搭配,并在选房室内安装了摄像头,杜绝出现村民占房的情况。”工作人员补充说,进入选房环节,领导小组办公室详细制定选房实施方案,将工作流程细化分解,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选房的各个环节现场直播,确保了选房公平公正公开,真正让群众选得放心、迁得顺心。
攻坚克难 超额完成城棚改项目投资
据了解,今年该办计划完成西关村、金家堡2个项目的回迁。目前,金家堡项目已于9月28日启动回迁安置工作,在城改办全体工作人员不懈努力下,于10月11日完成全部选房工作;西关村项目安置楼主体与内部基本完工,等待天然气表的安装及房屋测量报告,计划于10月底启动回迁安置。
棚户区项目计划完成顺城巷北门至小北门段、顺城巷玉祥门至西门段、洒金桥-莲寿坊、青年路东段4个项目的征收工作。目前,顺城巷北门至小北门段、顺城巷玉祥门至西门段两个项目规划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审批,完成调查摸底、改造意愿征询和危房鉴定工作并取得立项批复。
截至9月底,该办城改项目完成投资5.6亿元,完成任务4亿元的140%;棚改项目完成投资7.3亿元(含大兴新区),完成任务6亿元的121%。
治污降霾 工地红绿牌制度动态管理
据了解,目前莲湖区城(棚)改办监管的城(棚)改在建项目共13个,他们成立了以区城(棚)改办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城(棚)改工地治污减霾工作领导小组,班子成员每人包抓2—3个工地;坚持每周由该办主要领导带队组织一次专项检查,重点对工地围墙标准化、大门口冲洗设备、施工现场黄土、渣土覆盖、施工道路硬化、洒水保洁制度落实等8个方面进行全面检查;针对项目不同的工程进度采取不同的检查方法,今年以来对监管的城棚改项目工地红绿牌制度实行了动态管理。 (文/本报记者张艳芳 图/本报记者王晓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