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丝路文化高地建设扎实推进 西安文化魅力四射

西安晚报2017-10-25 13:38:35

  今年年初,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主持市委中心组学习时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加强文化建设,自觉扛起文化自信这面大旗,主动担当起中华文化传承、文化复兴的责任,用好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丝路文化高地,为坚定文化自信做出西安应有的贡献。

  随着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丝路文化高地建设在西安市全面展开,并取得初步成效,在推动西安“文化强市”建设的同时,也让更多的市民群众享受到文化建设的成果。

  2017年7月,丝路城市广播电视协作体成立,来自丝路沿线的10家国外城市、27家国内城市平台代表参加了这一盛会。丝路广播电视频道也同时正式开播。丝路城市广播电视协作体是由“一带一路”沿线的37家国内外城市媒体自愿结成的社会组织,并将以丝路频道为平台和纽带,通过国际制作、栏目合作、节目播出、信息共享,共同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及鲜明文化特色的电视频道,促进沿线国家文化沟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

  今年5月,西安市下发了《西安市建设“音乐之城”实施方案》,全面开启“音乐之城”建设的步伐。

  “音乐之城”建设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和好评,目前已建成曲江大唐不夜城音乐示范街区、曲江音乐创客街区、莲湖区老城根音乐街区等一批音乐主题街区, “草莓音乐节”、“广场音乐会”等群众性音乐活动,加强城市主题音乐和流行音乐创作,规划建设音乐产业基地。2017年9月16日晚在大雁塔广场举行的 “西安交响乐户外公演”,有三万余名市民群众和游客到场观看,共享高雅音乐盛宴。以纪念建党96周年、建军90周年,迎接党的十九大为主题的2017西安红五月音乐会群众歌咏活动成功举行。红五月音乐会成为展示我市广大音乐工作者和爱好者才华和作品的平台,为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美丽西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书香之城”建设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西安市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实体书店建设的支持力度,建设书香示范街区,打造全民阅读活动品牌,建成开放“阅西安”等一批24小时书店。

  在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目前西安市已有国家和省级文化先进县(区)7个,有公共图书馆11个,有公益性文化(群艺)馆14个,有镇(街办)文化站165个,有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736个,市、区(县)、镇(街办)、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并免费向城乡居民开放,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得到基本保障。

  而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是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自2009年起,连续8年开展“千场戏剧惠民演出工程”,累计演出8876场,惠及观众1405万人次。建成农家书屋2981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同时还试点建设了110个数字农家书屋。“广电扶贫宽带乡村”工程,完成了8555户有线电视、122个wifi热点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共放映电影31.5万场次,观众达5464万人次。自2011年7月起,实行“两馆一站”免费开放。

  同时,西安市还积极开展群众文化品牌活动,近年来持续举办元旦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夏日广场群众文化活动、“欢乐百姓 舞动幸福”广场舞大赛、农民文化节、社区文化节、少儿艺术节、国庆文化周等系列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已成为“文化西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品牌。

  在推进非遗保护工作上,西安市建立了西安市非遗保护工作联席会议,组成了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在市群艺馆设立了非遗保护中心,从2015年开始市财政将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提高到每年230万元,为深入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目前,我市非遗项目列入市级名录192项,列入省级名录81项,列入国家级名录10项,其中西安鼓乐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命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75名,其中入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55人,入选国家级传承人名录6人。西安全市13区县也建立了区县级项目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形成了国家、省、市、区县四级名录体系。(记者  雷县鸿)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