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工程教育中,由于缺乏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土木工程本科毕业生往往工程实践能力不足,这也成为制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日前,笔者在西安工业大学了解到,其建筑工程学院针对这一普遍性问题,从教学体系和培养过程改革入手“回归工程”,系统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强化教育界与工程界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培养,使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几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
“三模块四台阶”提升工程实践能力
工程实践是工程教育最本质的特征,“回归工程”实质在于重构工程教育体系,回归工程实践教学,有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学院按照需求、功能、模块、课程、途径、时间的思路,优化设计认知、理解、应用“三模块”实践教学体系,明确各实践环节的定位和功能,构建从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向创新技能逐级递进的“四台阶”技能训练体系,提高学生大工程观意识、沟通协作能力、职业责任心等非专业素养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实现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实践中,建立协同培养机制,夯实人才培养过程。采用协同创新方法,通过多主体融合、跨专业交叉,充分挖掘校外资源,纳入办学资源。变专业人才培养为协同人才培养,明确学院与企业、设计院、协会“三维协同”的内涵,对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培养目标定位、培养过程控制、培养质量评价等环节开展协同培养,通过学产研结合、实践环节结合、研究应用结合等多种方式,建立校内外深度合作的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奠定了向多维协同(1+N)平台拓展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该模式对人才培养进行全过程管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引入PDCA管理思想,多方联动,全方位推进,按照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设计、培养模式、培养机制、培养效果的过程,通过企业回访、学生反馈及专业评估、第三方评价等方式,及时调整、完善相关教育教学环节,形成全过程“闭环式”管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过程和培养途径的同向性,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为全面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三模块四台阶”的实践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人才专业素养和非专业素养得到有效提高,实践能力得以全面提升。
近几年,学院与行业企业、院所、协会建立了20多个稳定的、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聘请行业兼职教师30余名,学院教师挂职锻炼20余人次;解决企业技术难题30多项,建成共享BIM、模板脚手架等实验室;与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合作开设全国首个模板与脚手架专业方向,面向行业精准培养人才。“院+”培养模式获得行业和社会的普遍认可,土木工程专业获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极大提升了专业内涵建设的水平。
“四轮驱动”构建“院+”培养模式
从传统教学转变为现代化教学,创新工程实践方式。遵循可持续发展规律,制定“开放理念、融合形式、共享机制、互赢运行”的“四轮驱动”工程实践改革方案,构建“院+”培养模式。学院采用开放办学的理念,主动与社会资源深度融合,共享人才、工程、实验室等资源,实现互利共赢。以长期战略协作与短期合同合作的形式,建立一批相对稳定、多功能、松耦合的社会实践教学平台,丰富人才培养实践资源,形成人才协同培养共同体。
“院+”培养模式,即全面实施学校确定的“根植企业行动计划”,构建“学院+企业”“学院+设计院”“学院+协会”的“三维协同”实践教学平台,有效实现学校与行业需求的对接,不断深化教育界与工程界的融合,构建内外深度合作的土木工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形成了“学校、企业、协会”多方共赢的发展格局和良性循环。
“学院+企业”主要依靠大学生实践基地、研究生创新教育基地、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培训基地、工程技术合作研究中心等开展校企实践教学合作,满足实践教学对基地数量和质量的要求。
“学院+设计院”以毕业设计为切入点,依托设计院工程项目,引进设计院技术人员,成立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指导小组,组建协同工作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了专业间融合,提高了学生大工程观意识、沟通协作能力、职业责任心等非专业素养能力,丰富设计院人才队伍资源。
“学院+协会”通过与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在行业人才培养上开展深度协作,设立脚手架专业委员会,拓展实践教学基地,共建专业实验室,开设国内首个模板脚手架专业方向,定向精准培养行业人才,有效满足社会需求。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建工学院师生牢固树立了“回归工程”的教育理念,新的工程教育教学体系更加健全,运行有效,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
一是工程实践教学的外延不断拓宽。二是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显著提高。近5年来,获第三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大赛一等奖、“西部之光”城市规划竞赛奖等5项;获省土木建筑学会毕业设计等奖项15项;参加结构设计大赛、力学竞赛500多人次,获奖70余人次;参加大创、科研项目近60项,发表论文60余篇;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就业质量不断提升,进入中铁、中建、陕建等知名企业的学生由50%增加至70%。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毕业生上手快、留得住、责任心强,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技术、管理骨干。(吕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