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黄堆晚稻,篱碧见冬菁”,10月30日,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的秋收情景在宝鸡市眉县重现,该县渭河南岸今年恢复种植的生态水稻喜获丰收。
眉县曾是历史上的贡米原产地,十几年前因水资源枯竭和渭河生态恶化,水稻种植逐渐消失。随着近年渭河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推进,渭河眉县段相继出现千亩荷塘和百里画廊美景。今年初眉县决定恢复渭河湿地水稻种植,打造美丽乡村旅游新景点。经省、市农技和水保方面的专家指导,眉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位于渭河南岸的槐芽镇东柿林村恢复水稻种植面积650亩,选用优质品种黄华占,采用育苗移栽模式,由村委会集体经营。目前水稻已经成熟,收获接近尾声,预计亩产可达500公斤。第一年恢复种植水稻就大获成功,印证了渭河生态修复的显著成效。
“今年政府投资的生态水稻种植项目好得很哩!生态水稻种植,不仅修复和改善了生态,还增加了农民收入。你看,城里人没事都爱来这里观光,水稻成为大家稀罕的作物。生态水稻成为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也带火了村里的猕猴桃采摘,真是双赢呀。”槐芽镇东柿林村三组村民张发展感慨地说。(记者 卢新智 通讯员 汪保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