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路遥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人生》当年广受观众喜爱。 (资料图片)
国有电影企业是中国电影制作的主力军,制作了一批又一批广受欢迎和好评的优秀电影,《人生》《老井》《红高粱》《牧马人》《庐山恋》《人到中年》等很多都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国有电影企业辉煌不再,一年难得看见几部优秀的作品面世。有专家指出,观众对优秀电影的需求在持续增长,在发展中国电影事业的进程中,国有电影企业理应担负起主力军的责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现实主义题材挖掘,多拍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优秀电影。而不断提升原创能力,讲好中国故事,将是下一步国有电影企业努力的方向。
来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数字显示,截至11月20日18时57分,全国观影人次达14.48亿,2017年全国电影票房突破500亿元。总票房中,国产影片票房为262亿元,占比52.4%……在电影市场火爆的同时,作为国内电影制作主力军的国有电影企业,存在着剧本创作跟不上、原创能力不强、市场反应迟缓等诸多薄弱环节。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张宏等专家表示,国有电影企业要在提升原创能力上下功夫,避免剧目娱乐化、同质化,同时要在聚集人才上发力,深化电影供给侧改革,创作更多、更优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好电影,重现国有电影企业的辉煌。
很多优秀电影出自国有电影制片厂
长春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潇湘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这些当年的国产电影制作主力军,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电影。像西安电影制片厂制作出品的《人生》《老井》《红高粱》等,其中《红高粱》在1988年获得了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等多项大奖,成为西安电影制片厂辉煌历程的见证。而从西安电影制片厂走出来的吴天明、张艺谋、顾长卫、黄建新、何平等一大批著名电影人,为全国观众拍摄制作了一部又一部好电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牧马人》《庐山恋》,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人到中年》等等,都曾在全国观众当中掀起了观影热潮。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电影业发展迅猛,电影银幕数从2012年的1.3万块发展到2016年的4.9万块,电影制作数量增加到2016年的772部,网络大电影2016年达到了2500多部,观影人数从2012年的4.66亿人次增加到2016年的13.72亿人次。从国产影片在整个票房的比例上来看,2012年国产影片占的比例是48%,到2016年占到了58.33%,2017年截至11月20日,国产影片票房占比达52.4%。张宏表示,在票房收入上,2016年美国的电影票房是700多亿元人民币,我国电影票房是492亿元人民币,今年已达到500亿元,在票房上与美国的差距就不是很大。另外,电影技术的发展、国际合作的加强、人才队伍的壮大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可以说,中国电影业近年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国有电影企业票房贡献率不理想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电影硬件设施的数量、质量已经具备相当规模,部分影片的质量却不尽如人意,这种现象与人民群众对优秀影片的消费需求形成了矛盾。
日前在西安举行的2017全国国有电影企业骨干人才研修班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影界专家学者会聚西安,研讨国有电影企业发展之路。
张宏表示,尽管近年来中国电影业发展迅猛,但当前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比如我国电影的原创能力相对薄弱,创作中存在着娱乐化、同质化倾向;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相互激荡的当下,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存、票房与口碑俱佳的影片还相对匮乏。同时,在我国电影高票房的今天,作为我国电影产业支柱的国有电影企业,其票房贡献率还不算太理想,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也都还存在上升空间。另外,我国国有电影企业在跨界合作、对外交流,乃至企业上市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困惑和问题。”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但在当下,电影的剧本创作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张宏说,目前国内优秀编剧人才缺乏,而编剧的收入不高也限制了编剧队伍的成长,其创作成果及其价值没有在收入分配上体现出来。张宏还提到,中国的儿童电影创作远远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市场上缺乏优秀的儿童电影,小观众经常会陷入无适合看的电影的窘境。
参加2017全国国有电影企业骨干人才研修班的有关专家表示,中国电影在人才培养上还需要提升,现在电影导演、演员、编剧的培养相对更受重视,而后期制作、特技设计等专业人才相对匮乏,从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电影质量的提升。
国有电影企业发展有很大提升空间
张宏表示,中国电影市场发生了新的变化,即从过去的单纯追求票房,向着提升质量和电影的文化竞争力在转变。这就要求电影制作方在电影拍摄创作中,更加要坚定文化自信,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主义题材的挖掘上下功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电影人新的文化使命,就是怎么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我们的时代环境时代需要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创新创造。中华文化丰厚的积淀可谓取之不竭的故事宝藏,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进行现代性地艺术再造与深加工,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独有的中国文化和东方神韵,传递发自心底的文化自信,也会赢得理想的回馈。
“在当下,几乎都是大人看的电影,孩子们能看的电影很少,即便有,也很少有院线排片;在城市和农村也存在着时间差,经常是城里看最新的电影,而农村很多时候看的都是老电影;商业片多,弘扬主旋律的优秀电影少。”张宏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同时也为中国电影的发展、特别是国有电影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提升空间。国有电影企业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优势,需要在制作机制上进行创新,吸引聚集优秀人才,加大前期项目的投入,特别是要着力提升原创能力。只有真正将原创能力提高了,才能有中国电影的特色,才能讲好中国故事,才能更好满足广大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希望国有电影企业能够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艺术震撼力强的力作,努力形成电影创作生产的‘高峰’,推动我国电影事业和电影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雷县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