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政府给了我们这么大的帮助和扶持,今年脱贫没啥问题。”汉中市洋县龙亭镇柳山村村民刘士成充满信心地说。刘士成算了一笔账:今年以来,从村里的扶贫互助合作社领到分红1744元,种植银杏、花生分别领到产业补助资金800元,领到香菇托管费用3000元,再加上自己和家人的打工收入,家庭总收入已达2万多元。
今年以来,汉中市紧盯5.39万名贫困群众脱贫、102个贫困村退出、佛坪县贫困县“摘帽”目标,系统谋划部署,环环纵深推进,形成了齐心合力抓脱贫的良好态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全省第三季度脱贫攻坚考评中,汉中市名列全省10个设区市第一。 精准识别: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四率一度定标线,五个方面捋一遍,识别研判是基础,精准严实是关键。”脱贫攻坚如何“攻”,汉中市开出了这样的“药方”。
为确保扶贫对象识别精准,措施精准,汉中市以镇村为单位,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对全市2075个行政村81.79万户农户进行精准复核,分类建立台账。坚持“宽进严出”,突出“两公告一公示”民主程序,将“九种情况”作为参考线,可进可不进的,只要不是优亲厚友,群众认可后都纳入;可退出可不退出的,只要条件不过硬,不完全具备退出条件的均不退出;对新增、返贫人口再识别,让进来的人明明白白,退出的人心悦诚服。
为严防层层加码、数字脱贫,汉中市科学调整修订市、县、镇、村脱贫攻坚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精心编制了《“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2018—2020脱贫退出滚动计划》《汉中市支持深度贫困县村脱贫攻坚推进方案》。同时,围绕深度贫困县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安全住房等10场“突围战”,形成“1+10”政策支持体系,推动项目到村、资金到户、措施到人。
为形成党政同责、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汉中市严格落实“主官必须主责”的“铁规”,要求市、县、镇、村主要领导拿出一半以上的精力抓脱贫攻坚。对季度点评排名靠后的县(区)党政主要领导进行谈话,对工作不力、出现失误的领导干部进行处理。同时,汉中市用好“三项机制”,拿出20多个副县级非领导职务,就地解决脱贫攻坚实绩突出的镇(办)领导干部和汉中市及各县有功人员的职级待遇。
精准帮扶:对症施策“拔穷根”
汉中市略阳县接官亭镇何家岩社区里镇政府原来的办公楼外表老旧,但院子里整洁干净,如果没有醒目的“社区脱贫工厂”招牌和大门口张贴的招聘启事、员工入职培训时间表,人们很难把它与脱贫攻坚联系起来。社区脱贫工厂负责人彭迎春介绍说,目前,工厂已投放缝纫机60台,一期培训招录贫困留守妇女70名,岗前培训与试生产期间,除了计件提成,每个工人每月还将获得保底工资1200元。下一步,工厂将再投放100台缝纫机、2台绣衣机和其他设备,让更多贫困留守妇女实现就近务工。
脱贫致富快,要靠产业带。为促进群众持续增收,汉中市大力实施“十百千万”产业扶贫工程,为贫困户选产业、作指导、包销售;大力推广留坝扶贫互助合作社、勉县土地股份合作社等经验,推动联产联业、联利联心,实现农民增收、集体做大、企业发展“三赢”。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170个。
打赢脱贫攻坚战,资金至关重要。汉中市组建市级脱贫攻坚投融资平台,设立30亿元扶贫基金和10亿元农业发展基金;积极对接国开行、农发行项目贷款,获得国开行45.6亿元授信贷款,目前已到位10.97亿元;大力发展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加大贫困户配股、增股比例,累计建立互助资金协会1142个、资金总规模4.52亿元,贫困户入会5.17万户、累计借款3.95亿元。
志智双扶:激发发展内生动力
11月17日,在获知居委会公布脱贫攻坚“红黑榜”的消息后,勉县周家山镇留旗营社区很多居民来到居委会观看榜单。5名居民“榜上有名”,其中,“红榜”3名,“黑榜”2名。“我们推出脱贫攻坚‘红黑榜’,是想通过舆论的力量,让贫困户杜绝‘等、靠、要’思想,自强自立起来。”留旗营社区党支部书记殷金水说。
据了解,留旗营社区脱贫攻坚“红榜”的标准是“不等不靠,自立自强,就业创业,发展产业,增收致富”;“黑榜”的标准是“观念陈旧落后,发展意识不强,依赖思想严重”。
扶贫先扶志。为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解决部分群众的惰性思维、落后观念等内生动力不足问题,近期,汉中市开展了以“弘六德·展六美·建三市”公民道德建设和“明理·感恩·自强”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的“新民风建设”活动。“弘六德”即:践勤、重孝、为善、尚诚、倡俭、崇礼;“展六美”即:展理想追求美、书香文化美、社会风尚美、言行举止美、城乡环境美、富裕生活美;“建三市”即:奋力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文化旅游强市、陕西最美城市。
“贫困问题,表面看是物质性贫困,但究其根源是缺乏‘人穷志不穷’的精神和改变贫困现状的知识、能力和手段。只有‘扶’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志气,树起淳朴健康的乡风民风,才能激发持久的脱贫致富动力。”汉中市委书记王建军说。(记者 康传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