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演出队在戏曲进校园活动中和学生互动
留村曲艺队排练新戏
诞生于巴山汉水的汉中市洋县乡村民间文艺宣传演出队,常年迎风雪、冒寒暑,奔走于基层乡村,以天为幕布,以地做舞台,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形式,为广大农民送去欢乐和文明,传递着党的声音和关怀,架起了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他们在唱红新农村的同时,也在悄悄改变着村民的思想意识,宣传队也成为了农村先进文化的领航员,新农村乡风文明的代言人,培育新型农民的大舞台。
政府给接地气节目开绿灯
10月17日是全国第四个“扶贫日”。当晚,汉中市“扶贫路上你我同行”脱贫攻坚文艺汇演鸣锣开场。洋县秦风剧团的《么嘛达》和城固县选送的《我是穷人我怕谁》两部秦腔小戏,与另两部文艺节目获得一等奖。“前一段时间在各县一直搞基层巡演。今年市上安排了137场演出,截至目前实际演出200场。”剧团团长张天明望着窗外说道。随着冬闲和春节临近,剧团又要下乡了。
9月底获悉汉中市上要搞脱贫攻坚汇演,张天明就打算写一部原创剧本。今年夏天陕西省领导在洋县暗访,一位村干部要求群众别乱说,以及自己近年带团在农村演出时耳闻到的扶贫乱象,一下子涌入张天明的脑海。“写了一周,排练了一天,第二天就热蒸现卖搬上了舞台。”
对于这部“揭干部短处的小戏”,张天明担心会“卡壳”,“没想到一路绿灯。县、市领导都说就要这种真实、接地气的文艺节目。”剧中5位演员是清一色的汉中本地“票友”,有退休干部,也有普通村民,对于剧情或多或少感同身受,展示起来很是得心应手。
张天明特别看重文艺作品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无声、内化于心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群众写群众事、群众演给群众看,自然很受群众欢迎。”张天明滑动着一帧又一帧剧情画面强调:千万不要把观众看成外行,人家也懂。“在好几个地方演出时,干部和群众要求把穆主任宣传扶贫政策及郭主任受教育一段再演一遍,他们说,要的就是这个宣传教育效果。”
洋县秦风剧团始建于2002年春,由陕南民间名老艺人,原汉中市、洋县、城固县等剧团演员,与戏迷票友100多人组成。最初只是“自乐班”,2007年在有关方面的资助之下,成为秦腔剧团。
全民齐上阵的村级演出队
68岁的马畅镇留村村民王洪志,至今还在家里的镜框中珍藏着四张手心大的黑白照片。“1968年,当时村上的演出队代表洋县在市上调演中得了奖。回到村里,在大队部门前挂起幕布,给周围好几个村的群众连续演了一周。”为了留住“来之不易的荣誉”,村干部专门请来洋县照相馆的摄影师拍照,洗出来的照片,分发给每个参演者作为留念。全村老少义务劳动,用石头和黄土垒起了全县第一个村级大舞台。
王洪志清楚记得,当年村里的演出队排练了部队支援农村生产的《村里来了咱解放军》,和反映农民拿出粮食缓解市场紧缺的《卖余粮》等好几部情景剧。“剧本都是村民聚在一起自己写的,素材来源于自己村里的实事,也有从报纸、广播上得到的外部消息。”
身材微胖的退休职工倪振德自豪地说,别看演员都是农民,当年还排演过《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白毛女》。自己年轻时身材那叫一个好,在《沙家浜》中还扮演过参谋长刁德一。扮演兵痞刁小三的王洪志连忙接过话说,自己年轻时候就一直是旱船上船公们的指导老师。
留村的男女老少特别是年轻人,都热衷于这种民间演出,嗓音好的唱歌曲,演小戏;嘴皮子利落的说快板,身材好腿脚溜的扭秧歌、舞狮子,其余人不是专业司乐手,就是争抢着敲起锣鼓当伴奏。
“上场是演员,下场是观众。”村民席焕文羞涩地一指丈夫倪振德:我当年和他搭帮划旱船,最后就没能下船,给他做了媳妇。“留村的旱船划得是远近闻名,扮演船公的小伙子不但把本村的漂亮姑娘留了下来,还把外村的村花都娶进了村。”
“能参加村上的演出队,首先说明你思想追求进步,也能体现你多才多艺。”司乐手王三娃从部队复员后,执意返乡参加劳动,“村里有演出队,我就感觉热闹,在庄稼地里干活浑身是劲。”
40年前演出队买不起乐器板鼓,王三娃把当地一种民间乐器经过改良,敲击起来的音效和板鼓不分伯仲。这块尺把长的檀木,腰间刻着两道深槽,四角圆润,浑身泛着油光。有演出的时候,他随身携带,演出结束,再放回村委会的仓库,“算是留给村里的晚辈们了。”
村民爱好成就百年传承
“留村的民间演出传统,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我的祖上就是当地知名的民间艺人,几代人都以走街串巷唱曲来养家糊口。”76岁的吕洪仁还能记得父亲靠墙晒太阳时弹着三弦演唱陕南曲子的情景。
“全村有2000多村民,目前演出骨干有50多名,其中常年参加外出演出的演员最少有38人。至于爱好者,那就更多了。连城固县的业余作家刘海善也被吸引来,给我们写了不少剧本。”
“除了有民间演出这个优良传统,主要是村民普遍有这方面的爱好。”吕洪仁和许多村民虽没有进过艺校学习深造,但在传帮带的教育模式引导下,村里一批又一批的艺术人才成长了起来。
除了担任演出队的二胡演奏员,吕洪仁还动手自制乐器,梨木棍做杆,椰子壳蒙上软塑料是琴鼓,废弃刹车拉线和尼龙丝改造成琴弦,这些由废品凑起来的乐器,足以让吕洪仁坐在原地不动,一个上午都陶醉在丝竹乐曲里。“还有一把三弦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自己留着,那些二胡、笛子、唢呐,都是熟人朋友看上了,就免费送给他们。”
“爱上了,就没办法脱身,也不想放弃。”78岁的冯治轩是村里原曲艺队的队长,常年带领十几位年长的文艺爱好者在村里村外演出。当年村子里的文艺骨干们,在演出队伍扩张中不断分离聚拢,形成了三个专业商演队,演出节目多以现代歌舞为主。冯治轩一帮老演员则专攻在汉中流传百年的老曲子和秦腔,他们认为有责任留住民间艺术的根。
每年逢节庆和政策出台,冯治轩都要召集人员编写剧本,组织文艺爱好者在村子内外进行宣传演出。在留村村文化活动室内有一件用竹杆扎就的采莲船,村支书吕庙杰说:“这是演出队的宝贝,用了二十几年了。老冯每年都要修理,换上新的彩头。
村里有人家盖房、娶媳妇,演出队上门演出祝贺道喜,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铁规。受邀外出演出则是村上一项重要“外事”活动,男女演员接到通知,都是放下手中的活路,到村委会集合。七月酷暑,三九寒冬,在通往村外的便道上,演员们的雀跃欢笑和着锣鼓颠簸时发出的和声,召唤着沿路村民,“晚上又有好戏看了。”
谈及演出报酬,现任队长张正平摇手称“随人家给”。最初就是两包烟、一把糖,瓜子花生等土产每人能分一马锣。改革开放后,演一场每人拿5元钱,现在也就是20元的工资。“但是你不让谁去可不行,每个演员都有粉丝,人家不答应,大家都感觉这是一项荣誉。”
扎根乡土的时代宣传员
“解放后到现在,我们村的文艺宣传演出几乎没有中断过,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社会风气和村民素质越来越高、越来越好,打架斗殴扯是非的人很少,大家都思谋着怎样把日子过到前面去。”村民王崇敏还清楚记得,改革开放后,年轻人喜欢看录像,现在跳广场舞也成了村里的一个时尚,但民间传统曲目在乡间依然拥有众多忠实的观众。
马场镇文化站站长王建才告诉记者:现在每个乡镇都有村级演出队。群众渴求更加丰富、高质量的文化艺术产品,希望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高。而一旦缺少了精神文明,各种错误思潮、社会问题就会随之而来。
今年6月13日晚7点,距洋县31公里的槐树关镇陈坪村村委会广场上灯火通明,村民们和驻村工作队、镇村干部围坐一起观看教育扶贫晚会。整台演出以舞蹈、独唱、情景剧、快板、朗诵等艺术表现形式,诠释了教育惠民政策。7月14日晚上,关帝镇马坪村的“脱贫攻坚当先锋全面小康不掉队”文艺演出,赢得群众阵阵掌声。
在脱贫攻坚活动中,洋县文化馆、文工团先后创作扶贫体裁的歌曲8首、文艺节目10个、文学作品3部。县委县政府调动县、镇、村和驻村工作队四级力量面向农村群众开展面对面、点对点、人对人巡回宣讲,通过“理论+政策”“文艺+政策”“文艺+故事”“政策+技术”四种形式,借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传播理论政策、提升脱贫动力、培育致富技能。
“最近很多人都在争当贫困户,可是我就不申请。我觉得人要有志气,不能有依赖思想。只要勤快肯动脑筋,赚钱的路子多着哩!”洋县脱贫攻坚文艺宣传队进黄安镇庙垭村宣讲中,槐树关镇阳河村致富能手吴成敏为在场400多名群众和镇村干部讲了自己创业的故事:“目前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发展产业上。我的魔芋基地不仅要实现自己脱贫,还要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