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科技创新助推“厕所革命”升级

经济参考报2017-12-05 13:59:02

  33年前,《经济参考报》曾刊发长篇通讯《访厕所》,报道当时各地普遍存在的“土厕”问题及脏乱差现象,引起强烈反响。如今,本报记者再访厕所发现,在中央推动的新一轮“厕所革命”中,技术创新发挥大效应,借助节能、节水、除臭、环保等新技术应用,不少地方的厕所正向生态化、低碳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科技创新正在推动一场升级版的“厕所革命”。

  在河北衡水岳良村,440户村民于几个月前就用上了真空厕所。每户的厕所都有一个真空排泄装置,如厕后,先按冲水按钮,完成放水动作,形成真空;再按抽水按钮,冲掉排泄物。

  据了解,该村的真空厕所改造项目于今年5月正式完工,竣工当天,440户村民燃放鞭炮庆祝自己家中的新厕所改建成功。

  “真空厕所最早应用于飞机上,后来广泛应用于轮船、高铁等缺水狭小的交通运输工具上。岳良村安装的真空厕所就是基于这一原理。”国家疾控中心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主任付彦芬介绍道。

  在各地旅游景区,由于客流量大、使用频繁等原因,对厕所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节能和卫生要求。记者在位于鼓浪屿的兆和山旅游厕所看到,该厕所采用真空自吸节水马桶,耗电量低,每度电可供工作约300次,同时以负压力替代水冲力,可大大节约用水量。其次,采用“三相分置处理技术”,将污水分化为固体、液体和气体,固体熟化成有机肥,液体过滤成中水,气体净化为可排放气体。最后,采用光触媒除臭杀菌设备,在光照下,能发挥杀菌、除臭、防霉及净化空气的作用。

  据了解,在类似的旅游景区,如福建龙岩的永定土楼景区,广东梅州的雁南飞茶田景区、客天下景区、五指石景区等,均已实现了厕所排污的生态化处理。

  此外,高寒地区也在积极探索建设与气候条件相适应的厕所。吉林长白山景区投入2058万元,建设了泡沫封堵、循环水生态环保厕所8座,改造2座;黑龙江正研究解决适合森林景区使用的节水、节能和能使污物自然化的先进技术,以及大兴安岭、黑河等高寒地区的厕所防冻问题;西藏采用了“源分离免水冲生物技术”,收集新鲜尿液经处理变成冲洗液,此技术不需要依赖微生物,满足了高寒地区需求。

  对于未来厕所的技术创新,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要加大科技的应用,从而达到生态化目的。“厕所革命一定要引用新的技术,要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四川省旅游委员会副巡视员吕志军说,高海拔地区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将厕所革命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

  中国光大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颜建国则建议,“厕所革命”可以引入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所有生态厕所的温度、湿度、PM2.5、氨气等数据及排队人数等信息会实时反馈到中央控制中心,实现厕所管理的“中央集群托管”。

  虽然一些地方的厕所已经向高科技生态化进阶,但不容忽视的是,厕所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仍然存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景区外厕所落后于景区内厕所、农村厕所落后于城市厕所、中西部厕所落后于东部地区厕所的现象较为普遍。厕所供给的历史欠账太多,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旅游等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态势相比,“厕所革命”使命未竟,仍需迎难而上、继续深化。

  目前,我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已从1993年的7.5%提高到74.1%,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生态环境。然而,由于基础设施不配套以及陈旧观念的影响,农村土厕并未完全消失,“如厕难、排污难,垃圾粪便处理难”的“三难”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

  厕所的后期管理和运营问题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探索。记者从山东省旅游发展委等部门了解到,开展“厕所革命”以来,各地市侧重于厕所建设,厕所常态化管理服务体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部分厕所在建设上标准较高,但由于后期管理跟不上,出现了设施老化损坏、维修不及时、蹲位不清洁、有污渍、有异味、厕所管理人员缺失等问题。

  此外,资金短缺也是旅游厕所建设工作的主要短板之一,国家和省财政虽然给予一定补助,但各地旅游厕所的建设、管理资金仍然不足。部分地市虽已开始探索“以商管厕,以商养厕”等商业化模式,但目前还未形成可供借鉴的成熟运作模式,厕所后期管理运营盈利模式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相关部门将更加注重厕所“欠账”地区的突破,着重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革命老区的支持力度,将厕所作为重点支持项目纳入旅游援疆、援藏计划中。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