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改革开放再出发】西安国际港务区:破茧成蝶 坚稳迈出发展的步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2018-04-17 17:51:09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李妍):2017年4月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作为三大片区之一的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规划面积26.43平方公里,重点建设国际陆港、商贸物流区和新金融产业示范区。经过一年的发展,西安国际港务区的面貌已发生明显的变化,行政效能改革不断深化、便民服务的提升、就如同蚕蛹破茧,展露新生。据了解,2017年4月1日至2018年2月底,自贸区新增企业1661户,同比增长56%,新增注册资本349亿元,同比增长155%。

  作为国内首个国际内陆港,国际港务区片区紧紧依托内陆港核心资源,先行先试,积极探索自贸区建设可复制推广的创新成果。主要做精国际贸易、现代物流、临港产业、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文化体育六大产业。

  为使这六大产业能够迅速发展,西安国际港务区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在主动吸取其他自贸试验区有效发展经验的同时,不断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逐步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从而助力整个自贸区建设。

  深化行政效能革命 提升便民服务效率

  一年来,国际港务区不断深化“行政效能革命”,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让信息、数据多跑路,让企业、群众少跑腿。积极探索推行“一口受理、多证联办”,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搭建了政务中心——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自贸服务驿站三级服务体系;建设陕西省首个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区,借助“互联网+”手段,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自助服务。

  在西安国际港务区综合服务大厅里,国际在线陕西频道看到密密麻麻的二维码分门别类整齐有序的挂在一面墙上。据了解,这里总共有23个部门、580多项事务办理二维码,如果想办理某项业务,打开手机扫一扫墙上相关二维码就可以在线办理,极大的缩短了办理时间,提升了服务效率。

  做实贸易便利化 建设开放大通道

  西安国际港务区为了将自贸试验区这块“试验田”耕耘好,创新中欧班列(长安号)运营模式,制定了“广泛对接市场,一企一线运营”的方案,委托陆港多式联运等公司合作运营。截至今年2月底已开行91列,运送货物总重约10.66万吨,基本实现每天2-3列的常态化运行。

  同时,西安国际港务区完善开放大通道体系,开通了西安至中亚五国、汉堡、布达佩斯、科沃拉及俄罗斯等干线通道,常态化开行了往返青岛港的“五定班列”,基本实现中亚及欧洲地区主要货源地的全覆盖,在德国法兰克福、哈萨克斯坦卡拉干达州等地设立8处“海外仓”,初步形成了国际、国内、区域三级海陆空物流大通道体系。

  加强人文交流 力促文明互鉴

  今年3月,西部首届海外文化艺术品保税展示拍卖在国际港务区拉开帷幕。这是陕西自贸区首次运用“保税+文化展示+拍卖”的模式引入国外文化艺术品举办国际交流展览、展示和拍卖活动,在西部地区也是首创。

  一年多的时间里,西安国际港务区充分发挥自贸区和内陆港叠加优势,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全力打造欧亚贸易和“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新平台。持续加强与丝路沿线各地文旅合作,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撒马尔罕市、布哈拉市签署了文化旅游合作协议,初步完成了丝路人文交流馆、丝路文化博物馆的策划设计方案。

  西安国际港务区自贸办副主任艾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为了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与文化合作,西安国际港务区成功举办了首届‘一带一路’电子商务精英培训班,首批参训的24名哈萨克斯坦企业家已有3名留区创业。目前正在筹建‘一带一路’(西安)电子商务培训基地。”相信不管是选择留在西安选择创业的3名哈萨克斯坦企业家,还是已经归国的其他21位企业家,都将会成为沟通中哈贸易合作,促进中哈经济发展的使者。

  一年的时间看来有些短暂,但是西安国际港务区已经破茧并坚稳迈出了发展的步伐。未来的西安国际港务区将继续秉承“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的精神,坚持“服务西部、示范全国”的理念,将对标国际,优化各方资源,加强各方面的建设,使其成为开放发展新平台,内陆自由贸易港,从而实现破茧成蝶,展翅高飞。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