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宝鸡西府民俗:在乡村旅游建设中传承非遗文化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18-04-26 17:15:00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柳洪华):4月25日,“西府民俗 乐游宝鸡”百家旅社、媒体采风活动走进陕西省宝鸡市蔡家坡关中天下景区(以下简称“关中天下”)和凤翔六营民俗村,沿着关中文化脉络和宝鸡乡村旅游发展步伐,感受关中民俗魅力,体验关中美食,近距离接触已千百年积淀和传承的民间技艺。

  关中天下 让关中文化活起来

  【原创+三秦大地 宝鸡+移动列表】宝鸡西府民俗:在乡村旅游建设中传承非遗文化

  陕西蔡家村城建集团总经理梁晓龙介绍关中天下景区情况(柳洪华 摄)

  “我们景区既要充分展示关中文化,也要融合世界上其他优秀文化,这就是‘关中天下’名字的由来。”陕西蔡家坡城建集团总经理梁晓龙说道。据了解,关中天下位于蔡家坡渭河“十里画廊”示范景观带两岸,规划面积约3000亩,由关中汇、关中艺、关中悦、关中锦四大主题构成。其以蔡家坡打造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为历史契机、以十里渭河的旖旎风光为底色、以千年关中文化为神韵、以传统与现代融合为表现手法,倾力打造集艺术时尚、特色餐饮、民间工艺、展演售卖于一体的渭河十里滨河不夜城。这也是依托岐山县周文化特色,以乡村旅游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实践。

  梁晓龙在介绍情况时表示,关中天下旨在全面复兴关中文化,讲好关中故事,让关中文化活起来。“关中文化活起来的关键是创新。”梁晓龙说:“过去讲关中的脸谱、泥塑等文化符号都是具象的,比如以前把关中脸谱挂在墙上就叫关中文化,但关中脸谱中的故事并没有充分展现。现在我们以周易文化的核心理念,通过3D打印技术,按照性格的不同生成个性化的、独一无二的脸谱。”

  梁晓龙说这就是关中文化和个人体验的结合,用这种方式让文化不在仅仅挂在墙上,而是能与游客互动,赋予文化新的生命。“文化只有继承,没有发展也是不行的,发展的过程中要融入高科技和现代优秀价值观。除了脸谱,后期还会将泥塑、剪纸等与高科技进行跨界融合。”梁晓龙说。

  【原创+三秦大地 宝鸡+移动列表】宝鸡西府民俗:在乡村旅游建设中传承非遗文化

  入驻关中天下景区的关中民间工艺——剪纸(柳洪华 摄)

  关中天下的第二个融合就是把戏曲等搬到街区,和老百姓融合。“戏曲不能只在大剧院里表演,一定要和老百姓的文化结合,才能促进戏曲艺术进一步发展。以后将在关中天下的街区设10个演出点,进行常态化演出。”梁晓龙说道。

  采风团来到关中天下时,恰好遇到戏曲演员在表演《诸葛亮》选段,大家纷纷驻足欣赏。“目前,每天演出两场,游客来到这里可以免费观看。后期戏楼建好后,将在戏楼和广场同时演出,也都是免费的。”蔡家坡城建演艺公司的导演王亮告诉国际在线陕西频道。

  【原创+三秦大地 宝鸡+移动列表】宝鸡西府民俗:在乡村旅游建设中传承非遗文化

  演员正在表演《诸葛亮》选段(柳洪华 摄)

  王亮表示,关中天下以打造关中民俗文化为主线,比如秦腔、提线木偶、皮影、剪纸、唢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文化”)类的节目表现的比较多。“我们将会根据非遗文化的特点编排一些节目,从另一方面去宣传非遗文化。等节目成熟后,在剧院中常态化演出,向外地游客、国外游客展示关中传统文化。”王亮说。

 泥塑村 非遗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说起关中民俗文化,不能不提凤翔泥塑。陕西凤翔泥塑与天津泥人张、江苏惠山泥人、河南浚县泥咕咕并称为中国民俗文化四大泥塑。采风团来到凤翔泥塑发祥地,有着“中国泥塑第一村”美誉的宝鸡市凤翔县六营村,一睹“泥货”的“芳容”。

  据了解,凤翔泥塑有着悠久的泥塑工艺历史,造型汲取了古代石刻、年画、剪纸和刺绣中的纹饰,发展至今已有上千个品种,深受人们喜爱。泥塑制作工艺繁复,共分为选料(土)、制料(泥)、做模型、制模、捏毛坯、合货(成攒)、抛光、制涂料、粉底、勾线、上色、漆货、放货十三道工序。

  【原创+三秦大地 宝鸡+移动列表】宝鸡西府民俗:在乡村旅游建设中传承非遗文化

  西府民俗艺博园展出的泥塑(柳洪华 摄)

  在六营村的西府民俗艺博园,陈列着各类关中民间代表性的手工艺品,色彩鲜艳的泥塑、凤翔民间社火马勺脸谱,等等,大小各异,形式多样。传习室内,制作泥塑的匠人们正在娴熟的忙碌着。“泥塑是这个村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老手艺,不能丢。我做泥塑也有十几年了。”张师傅一边给泥塑上色,一边告诉国际在线陕西频道。

  【原创+三秦大地 宝鸡+移动列表】宝鸡西府民俗:在乡村旅游建设中传承非遗文化

  张师傅正在给泥塑上色(柳洪华 摄)

  据西府民俗艺博园的工作人员介绍,西府民俗艺博园是“宝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泥塑传习所”,涉及以凤翔泥塑为主包括马勺脸谱、年画、皮影、草编、布艺、漆器等各类非物质和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手工艺品的挖掘、保护、传承、开发及生产。同时,艺博园还是清华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全国16所大专院校的实习教学基地,平时还会有中小学生来这里体验,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播。

  【原创+三秦大地 宝鸡+移动列表】宝鸡西府民俗:在乡村旅游建设中传承非遗文化

  胡全让正在制作泥塑(柳洪华 摄)

  欣赏完彩色的泥塑,来到六营村的雍州泥人,可以看到不上色的、原汁原味的泥塑。雍州泥人的负责人胡全让表示,不上色的泥塑,更浑厚粗犷,能充分的展现当地人的生活状态,更原生态。“每一个都是我纯手工制作,每天差不多从早上八点开始。现在一个月能买出二十多个,一年的收入在十几万,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胡全让接受国际在线陕西频道采访时说道。他表示,凤翔泥塑创作,就是用泥塑的形式展现关中民俗故事,体现关中风土人情。泥塑发展到现在,也成为了乡亲们致富的门路。

  【原创+三秦大地 宝鸡+移动列表】宝鸡西府民俗:在乡村旅游建设中传承非遗文化

  胡全让制作的泥塑(柳洪华 摄)

  “我在16岁就爱上泥塑了,当时看了一部电影叫《第八个是铜像》,对我触动很大,让我迷上了泥塑。”据胡全让介绍,随着知名度的增加,现在也收了一些徒弟,有的已经独立开办了工作室;同时也会有学校组织学生来他这里体验,通过这些方式让年轻人爱上泥塑,让泥塑技艺的传承延续下去。

  胡全让的泥塑创作历程有着父辈的熏陶,也有自身的热爱。这份热爱就是他用实际行动践行文化传承的最好动力,也是他坚守这份技艺几十年的秘诀。

编辑:李妍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