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寻求陕西文学新突破 “百优作家”助力“文学陕军”再进军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18-07-24 17:13:05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马淑媛):7月24日,中共陕西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举办了“加强文化建设 彰显文化自信”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文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国平,陕西文学院副院长王维亚出席本次发布会,对“陕西百名优秀中青年作家资助计划”(以下简称“百优计划”)的相关情况作介绍。

寻求陕西文学新突破 “百优作家”助力“文学陕军”再进军

  “加强文化建设 彰显文化自信”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现场 (摄影 王丹)

  弘扬“柳青精神” 培养文学后备军 

  自古以来,陕西文学在全国文坛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柳青、杜鹏程、王汶石、李若冰等老一代作家,以其现实主义写作,为中国文坛奉献出了里程碑式的作品,奠定了陕西作为当代中国文学重镇的雄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以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高建群、叶广岑为代表的陕西本土作家,更是在新时代续写着陕西文学的荣耀与辉煌。而在新媒体崛起的21世纪,潜心伏案创作的人越来越少,文学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文学发展的关键在于潜在力量的挖掘与培养。面对新时代的挑战,陕西省委、陕西省政府立足当代,着眼陕西文学事业繁荣发展,及时推出了“百优计划”工程。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多次对陕西文学和陕西作家协会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要最大限度尊重文学规律,尊重文学后备力量的成长规律,引导作家大力弘扬“柳青精神”,全身心扎根人民,潜心创作,写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好作品。

  寻求陕西文学新突破 “百优作家”助力“文学陕军”再进军

  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文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国平介绍“百优计划” (摄影 王丹)

    李国平介绍,从“百优计划”初始策划到具体实施,陕西省委宣传部一直全力支持、指导陕西省作家协会开展工作,对这项工程给予高度重视。同时,在广泛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印发了《陕西百名优秀中青年作家艺术家资助计划管理办法》,制定出了入选作家和指导老师的选拔标准,并突出强调资助经费应由个人支配,专款专用,不可随意挪用。自2016年下半年“百优计划”实施以来,入选的“百优作家”珍惜机遇,加倍努力,推出了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肯定与评论界的好评。

  青年作家扶持力度大 “百优计划”亮点尽显

  不同于其他新生力量培养工程,“百优计划”亮点众多,突出体现了陕西省委、陕西省政府对发展陕西文学,建设文化强省的远见卓识。

  “‘百优计划’是由陕西省委、陕西省政府提出,由宣传部具体指导,陕西省作家协会具体实施的项目,目前只有陕西省做到了,这本身就是一个亮点。除了文学情怀和责任,我想这更加体现了陕西省委、陕西省政府对文学新生力量成长规律的深刻认识。”王维亚说道。

  寻求陕西文学新突破 “百优作家”助力“文学陕军”再进军

  陕西文学院副院长王维亚讲话 (摄影 王丹)

  王维亚介绍,本次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了基层,面对的是困难作者。“文学这项事业非常艰苦,说实话,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作家的收益并不是那么尽人意。但还有一大批作家能够埋头写作,不计名利和报酬,为文学事业发展奉献自己的才华,这点是非常可敬的。可他们毕竟要生活,面对现实问题,我们针对如何用好政府资助金的问题确定了一个原则,就是‘百优计划’只面向基层作者、贫困作者、有潜力的作者。”王维亚说。

  要想在文学事业发展上有所建树,除了自身悟性要强,外部的成长环境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导师的作用不可小觑。王维亚表示,导师负责制也是“百优计划”的一大亮点,活动工作方聘请到了诸多有成绩的作家和评论家,他们可以“点对点”的对作家进行指导。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所取得的效果逐渐显现。

  “我们要加大对陕西好作品、好作家的推介力度。同时也要利用好与主编、大咖见面的研讨会和改稿会,加强新生作家与文学界的对接力度,尽快让他们融入文学高端循环圈,尽快做出成绩,为陕西文学辉煌做出他们的贡献。”李国平说。

 “百优作家”牢握手中笔 打造“陕西制造”文学品牌

  据悉,秉承群众公认、公开公平和好中选优的原则,经过导师举荐、各地市推荐和投票等程序,74名优秀中青年作家脱颖而出,其中从事小说创作的有44名,散文创作11名,诗歌创作11名,报告文学4名,儿童文学4名。据统计,仅2017年,从“百优计划”中产生的作家出版了重点个人作品单行本68部,在国家级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的作品达800余篇(首)。其中100余篇(首)被转载、收入年度选本,获国家级、省级以及刊物专项奖励30余项。

  “文学陕军”新梯队初具规模。60后、70后作家成为文坛主力和中坚力量,周瑄璞、王妹英、杜文娟等作家相继推出新作《多湾》《得城记》《红雪莲》;80后作家成绩突出,受到文坛广泛关注,周子湘在《人民文学》《民族文学》发表小说,并被《小说选刊》转载,同时入围《小说选刊》2017年汪曾祺华语小说奖,杨则纬的小说则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转载,获得《中国作家》剑门关年度奖;90后作家跃跃欲试,初见成绩,范墩子、王闷闷等人在全国文坛崭露头角,收获诸多好评。

  “在新的历史时期,怎样使‘文学陕军’这面大旗屹立不倒,坚守‘文学重镇’的光荣,这是我们为之上下求索的问题,也是陕西省委、陕西省政府以及三秦人民热切关注的一大命题。我们将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央的文艺政策,坚持文化自信,加强服务与管理,不断引导‘百优作家’握牢手中笔,讴歌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讲好陕西故事。”李国平说。

编辑:王菲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