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打开“网瘾成病”的社会心结

陕西日报2018-08-06 17:05:44

打开“网瘾成病”的社会心结

  8月1日,西安某大学宿舍内,一名女生正在玩手机游戏。本报记者刘强摄

打开“网瘾成病”的社会心结

  西安一座公园内,正在玩手机的市民。本报记者刘强摄

打开“网瘾成病”的社会心结

  8月1日,西安市某网吧内坐满了玩网游的年轻人。本报记者刘强摄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几乎人人包括那些刚学会操作手机的孩子,都在使用网络交际软件,都会玩自己喜好的网络游戏。人们一方面享受着手机和互联网带来的便捷,一方面也遭受着网瘾的困扰。一些青少年由于沉湎于上网打游戏或玩视频,导致学习成绩迅速下滑,身体及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青少年网瘾已经成为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世界卫生组织(WHO)6月18日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预览版,将“游戏障碍”(网瘾)归入成瘾性疾患,这让广大家长不得不正视网瘾的严重危害。但同时医学上的准确定位,也为网瘾治疗提供了病理依据,让众多身陷困境的家庭看到了治疗网瘾的方向和希望。

  网瘾青少年成社会心结

  7月25日,在西安某大学女生宿舍里,大三女生赵某面容憔悴,无精打采,多门功课的挂科让她面临留级甚至无法毕业的窘境。赵某2015年刚上大一时,勤奋好学,从来没有迟到、旷课现象。自从大二跟男友玩起网络游戏后,赵某越来越沉迷其中,开始逃课、旷课。两年以来,赵某花完家里给的学费和生活费后,为了筹集更多玩游戏的费用,开始出入酒吧、迪厅。

  今年16岁的成煜(化名)本该已步入高中的课堂,可他从初二起就已经辍学在家,整日以游戏为伴。成煜13岁时接触网络游戏,很快陷入其中,本来乖巧听话的他开始逃课、晚归、泡网吧,骗家人及亲戚的钱,父母劝说、打骂,甚至将他送到封闭式的武术学校,都无济于事。看着每天以网络游戏为生,几乎不与人交流的儿子,父母的精神已近乎崩溃,为没能将孩子的网瘾制止在萌芽状态悔恨不已。

  成煜的状态在患有网瘾青少年的家庭中,还不算最严重的。杭州一名13岁的学生因玩手机游戏,被父亲教训后从4楼跳下;广州一名17岁的青年连续玩手机游戏40小时,诱发脑梗,险些丧命;西安一名8岁的男童因模仿“胶带粘门”的整人视频,导致6岁的弟弟绊倒摔伤;一少年因为沉迷抖音长达3个月,学习成绩一落千丈,选择离家出走;渭南市3名少年为筹网资,在东莞持刀抢劫,致他人重伤……这样的例子在媒体的报道中比比皆是。

  早在2013年以前,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就先后三次发布《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据第三次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患者超过2400万人,还有1800多万青少年有网瘾倾向。近几年,这组数字还在直线上升。

  今年5月31日,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以及腾讯公司联合发布了《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研报告》。据调查显示,当代青少年网民的触网年龄愈发提前,约有超过六成的青少年触网年龄在6~10岁,尽管接近半数的青少年每天上网时长都能控制在两小时以内,但仍有24%的青少年每天上网时长达到2~4小时,上网内容依次为电影/视频、游戏类,接触频率占比分别为41.68%、38.95%。

  迷恋网络到什么程度可诊断为网瘾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为我们带来诸多便利。但是,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被网络特别是网络游戏所绑架,网络就会变成身心健康的杀手。特别是身体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一旦“网络成瘾”,后果将极为严重。

  那么,什么叫网瘾?一个人迷恋网络到什么程度可诊断为网瘾?

  网瘾的临床表现一般为:停止游戏时会出现难受、焦虑、易怒等症状;对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失去兴趣;为了游戏而撒谎;因为游戏而丧失或可能丧失工作和社交。

  陕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寇觉中长期关注研究青少年网瘾引起的心理问题,他对记者说,当一个人长时间全神贯注于互联网游戏或视频时,他的大脑活动与毒品成瘾者相似,长此以往,就会对网络形成依赖,无法自拔,即网络成瘾。

  据媒体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原北京军区总医院)医学成瘾科从2003年开始,通过临床实践研究青少年网瘾问题,并得出结论:人的大脑组织与肌肉一样,用进废退,因玩游戏无须太多思考,大脑只要兴奋一个区就够用,时间久了,其社会功能就会“废用性萎缩”,出现情感麻痹等症状,注意力、情感能力、情绪表达能力严重退化。大量脑功能检查显示,孩子若每天玩网游6小时以上,半年后,其大脑前额叶的葡萄糖代谢下降15%,大脑氧代谢下降8%。

  2008年11月,由北京军区总医院制订的我国首个《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通过专家论证,玩游戏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疾病”诊断范畴。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出台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国家。

  按照这个标准对网瘾轻重程度的划分,一般人每天上网娱乐的时间能控制在1个小时内属正常状态,但当游戏时间平均每天达到2小时以上,就已经有了轻度网络成瘾倾向;当每天网游时间达到4小时以上,就已构成中度成瘾;当每天达到6小时以上,就已重度成瘾,身体会出现严重健康不良状况,心理上出现严重的情绪障碍;当每天网游的时间在8小时以上,除了吃饭与睡觉,基本都是与电脑在一起,就已成为超重度网瘾患者,离开网络,就会狂躁不安,已接近精神疾患。

  2013年,美国精神病学学会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引入了“互联网游戏障碍”这一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WHO)经过10多年的跟踪调查,终于得出“游戏障碍”(网瘾)是成瘾性疾患的结论。

  综合各专业机构的研究,如果一个人在心理和行为上,将网络游戏等优先置于其他重要事项和日常活动之上而不能自控,即可判定有网瘾倾向。这种行为可能是持续性的,也可能是间断性的,它会对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等产生严重影响。

  “网络成瘾”的成因

  “到处都是手机控,随处可见低头族。”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游戏又成为网瘾的重灾区。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致力于网瘾问题的研究,“网络成瘾”带给青少年的危害已被确认,如造成心理扭曲、人格异化、失学失业、视力下降、智商下降、脊柱弯曲、家庭破裂等等。

  那么,导致“网络成瘾”的原因是什么?

  寇觉中说,除了青少年自身的个人因素,还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层面的问题。首先,青少年处在成长期,心理和人格还没有定型,容易受到外部事物的诱惑。如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方式不当,许多孩子就会转向网络等虚拟世界寻找精神寄托。据调查,在网瘾青少年中,有相当一部分对学习感到吃力,缺乏学习兴趣和激情。

  其次是家庭因素。很多游戏成瘾或过度使用网络的青少年,其家庭本身就存在许多问题,或缺少对孩子的关爱和监管,或过于溺爱纵容,或家庭关系破裂等,导致孩子在网络游戏中寻求精神寄托和情绪发泄。

  第三,一些网络游戏开发商以及近来兴起的某些短视频平台,为了追求效益,严重忽视网游和低俗视频的沉迷、麻醉效应。虽然有关部门对这些游戏和平台的监管和治理已经开始,但还远远没有到位。

  有网络机构辩称,在玩网络游戏和视频的人中,只有0.3%到1%的人符合“互联网游戏障碍”标准,65%的游戏玩家并没有网瘾症状。也许这个数据是可靠的,但是,当这“0.3%到1%”落到任何一个家庭头上的时候,其痛苦和打击都是100%!

  戒除网瘾需要各方发力

  目前全球有超过20亿人在享受着各种网络平台上的游戏,其受众早已不只是青少年,也扩充到了更广泛的年龄段。

  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游戏障碍”归入成瘾性疾患的今天,在许许多多惨痛实例面前,预防和戒除青少年网瘾已成为社会共识和大众呼声,要求网游开发与运营商“放过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戒除网瘾需要多头并举。

  2017年5月1日,文化部印发的《规范网络游戏运营》通知开始实施,提倡给未成年用户消费设限,并限定其游戏时间,屏蔽不适宜他们的场景和功能等。

  对此,一些网络游戏软件和短视频平台采取了一定措施,已经上线了包括时间锁和内容过滤器在内的管理工具,设置了一些防沉迷功能,如用户单日使用时间超过两小时,系统就会自动锁定等。但这些措施并没有完全到位,有些软件被锁定后,只要花很短时间卸载并重装,就能继续使用,所谓防沉迷功能,能够被轻易破解。由此看来,从源头上杜绝和防范网瘾,依然任重道远。

  中医学博士、西安宏晟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李宏从病理学的角度对网瘾患者进行了研究,他对记者说,从社会和家庭角度来说,杜绝网瘾首先要做到防患于未然,要为青少年营造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通过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转移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兴趣和注意力,从小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自我约束力和自强自立的能力。

  对已经患有网瘾的青少年来说,到底能不能治?专家的回答是肯定的。

  寇觉中说,他曾遇到过一个重度网瘾的孩子,高中毕业后在家人的鼓励下参军,两年后回来,不光是网瘾好了,而且做人也回归到一个正常的轨道上。从大环境来说,全社会都应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减少社会上不良风气波及学校,影响青少年心理成长。“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要尽可能地引导青少年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培养他们广泛、健康、积极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的注意力从网络中移开。对缺乏学习信心的孩子,家长和老师不能给他们贴上失败的标签,要在感情上对他们多加关怀,及时给予鼓励,帮助他们找回失去的信心和上进的勇气。

  李宏博士说,对发现已经有网瘾倾向的孩子来说,千万不能歧视、不能放弃,要分清轻重程度,在专家指导下进行矫正和治疗。对孩子进行精神引导、心理辅导,个别严重者辅助以药物治疗,都会起到好的作用。平时,要让孩子多参加运动,多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多到大自然中去看看,让他们多感受现实生活的美好并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他们就不会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记者 张军朝 见习记者 鲍莹莹 实习生 李岫岩)

  手记

  呼吁建立专业“网瘾诊所”

  提起戒除网瘾的机构和学校,读者并不陌生。过去,很多被网瘾困扰的家庭,选择把孩子送到这些机构去治疗。然而,这些机构和学校,往往就是“封闭式管理”“军事化管理”“高强度体能训练”的代名词,大多采用简单粗暴的办法对网瘾青少年进行管教。其中一些机构,甚至用电击、殴打、辱骂或体罚等方法对待网瘾患者,酿成的惨案也屡见不鲜。

  因为没有行业规范,没有可以辨别和选择的标准,许多网瘾青少年的家长对乱象丛生的网戒机构无可奈何。同时,因为没有病理依据和疾病分类,一般正规医疗机构对网瘾患者的治疗也缺少科学方法,对其引发的精神问题只能按照抑郁症或焦虑症来治疗。

  6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游戏障碍”(网瘾)列入成瘾性疾患后,为戒除和治疗网瘾理出了方向和思路,英国首家“网瘾诊所”应运而生。6月25日英国《卫报》报道称,这是世界上首个由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资助的网络成瘾戒除中心。该机构计划从关注游戏成瘾问题,逐渐扩至关注基于互联网的其他成瘾行为,在治疗和研究的同时,还向家庭提供咨询服务。该中心的创始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游戏成瘾终于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它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伤害是极端的,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游戏上瘾者和他的家庭提供帮助和有效的治疗。”

  在国内,尽管有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等专业医疗机构在致力于研究治疗网瘾,但是,专门为网瘾患者提供专业服务的“网瘾诊所”尚是空白,也没有直接针对网瘾进行治疗的药物,专业的治疗团队和医师队伍也急需建立。

  社会的需要就是行业的风向标。在网络已经普及每家每户、人人都在使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今天,网瘾及其引发的相关问题不断出现。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有效的应对手段就应跟进。我们在呼吁从源头上杜绝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的同时,也呼吁尽快建立专业的“网瘾诊所”和网戒研究机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能为有需要的家庭和个人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让青少年网瘾患者早日回归到健康的人生轨道上来。(张军朝)

编辑:王菲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