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们感知缤纷色彩的重要器官,然而《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数据显示,我国近视的总人数占了4.5亿左右,6-15岁的儿童、青少年平均近视率达到46%以上。每逢开学前,越来越多的“小眼镜”扎堆医院配镜,视力问题似乎已成为孩子们的健康短板。
发现眯眼歪头斜眼视物要注意
人眼好比一部照相机,外界物体需要在底片上准确聚焦才能照出清晰的照片。眼科专家表示,新生儿眼球前后径(眼轴)一般为15毫米-16毫米,为远视眼,婴幼儿轻度远视属于生理正常现象,一般不高于+3.00-+4.00D(屈光度,Diopter,简写D)。随着眼球发育,眼轴逐渐增长,远视逐渐减轻,到视力发育完全时,则变为正视眼,这一发育过程称为“正视化”。其中眼轴分两个生长期,1-3岁,特别是1岁以内,为快速生长期,3岁眼轴可达22.5毫米-23毫米;4-14岁为缓慢生长期,每年生长0.1毫米,15岁基本稳定。在此期间若小朋友不注意用眼卫生,过多过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例如看书、看手机等,眼球就会发育“过度”,眼轴长度增加过多,此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过眼成像后就聚焦在眼的视网膜之前,这就发生了近视。
当家长发现小朋友出现看东西喜欢眯眼、歪头、斜眼视物,以及看电视凑得很近,或者在户外强光下喜欢闭上一只眼睛看东西等状况时,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视力是否出现问题,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去医院眼科就诊。
据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数据显示,我国近视的总人数占了4.5亿左右,5岁以上人群中,每3个人就有1人是近视,6-15岁的儿童、青少年平均近视率达到46.64%。另外,-6.00D以上的高度近视的比例达到2.33%-2.47%。高度近视时眼轴会过度增长,可能带来很多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视力的不可逆损害。有研究显示,与普通人群相比,-8.00D以上的高度近视并发视网膜病变的风险提高了40%。对于近视的防控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
近视属于多基因遗传病,近视的发生受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发生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的主要因素为遗传,而一般的后天性近视的主要原因为环境因素,例如学习压力大,长时间看手机、电脑及近距离用眼工作时间过长或有经常躺着看书等不良的用眼习惯等。研究证明,人们长时间注视近物或单一色调的物体,可能诱发近视或促使近视发展。
0至14岁是眼睛生长发育重要期
儿童期预防近视是关键,从出生到14岁,是一个人眼睛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时期,此时的健康和用眼习惯将为一生奠定基础。0-3岁儿童要注意预防内斜视。如果家长经常把玩具放在孩子眼前,离眼睛太近,孩子会很吃力地去看清楚这个物体,长期这样有可能导致内斜视。眼睛与物体保持40厘米左右为宜。孩子的视力在3-6岁逐渐发展,到12岁左右基本完全稳定。因此,3岁后应及时给孩子检查视力。通常眼部疾病最好的治愈期在6岁之前,错过最佳治疗期,治疗难度会大大增加。7岁后,每天用眼读书的时间会延长,近视眼是这个年龄段孩子最常见的屈光不正问题。
青年期警惕外伤和干眼,此年龄段有不少人因视疲劳加重,近视度上升,成为病理性近视,所以要保持正确用眼习惯。青少年由于自我保护意识差,要格外注意保护眼睛免受外伤。眼球是位于人体暴露部位的器官,也是人体组织最精密、最脆弱的器官,外伤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失明。
预防近视记牢这些“要”和“不要”
随着近视度数的增长,眼轴增加,眼球凸出,并且眼周皮肤松弛,影响孩子的容貌;青少年正处在爱运动的年纪,由于视远不清,近视眼使孩子运动的危险性大大增加,而佩戴框架眼镜,虽然能够视物清晰,但镜框增加了运动时的不便,同样增加了运动受伤的风险;近视会限制孩子工作时职业的选择;近视不及时控制,近视度数发展至600度以上便是高度近视,高度近视会造成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脱离、白内障提前发生等眼部疾病,影响孩子终身。避免孩子近视要这些“要”和“不要”。
要:读写姿势要端正,握笔姿势要正确,眼和书保持30~35厘米距离,手距笔尖3cm距离;连续看书1小时后休息片刻,并向远处眺望;连续看电视或操作电脑30分钟后,休息5~10分钟,眼与电视屏幕距离应为屏幕对角线的5~7倍,但不得小于2米;每天保证至少1小时的户外活动,每周保证累计10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目前研究证实,适量的户外运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坚决纠正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养成合理膳食和膳食平衡等良好习惯。12岁以下的儿童均应该每半年(寒暑假)到正规医院眼科进行检查,监测孩子眼部屈光发展情况,并保存好病历资料。
不要:不要在直射阳光或暗弱光线下读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或趴在桌上看书;不要无节制地玩电脑、手机及看电视,每天玩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不要边走边看书,更不要在晃动的车厢里看书;不要用太细的铅笔,写太细小的字。
一定要重视青少年第一次配眼镜
儿童和青少年第一次配眼镜很重要,需要到正规的眼科就诊,先排除眼部疾患,再做睫状肌麻痹散瞳验光,辨明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儿童的眼睛调节力很强,如果不散瞳麻痹睫状肌,就有可能检查出过高近视度数,或者本身无近视而检查结果表现为近视(假性近视)。因此,儿童及初次验光的青少年验光时一定要滴睫状肌麻痹剂。一般来说,儿童假性近视不需要配眼镜,通过平时眼睛多看远放松,注意用眼卫生,合理饮食就可改善,若是真性近视,就一定要戴眼镜了。有些家长担心“戴上眼镜就摘不下来了”,坚持不让孩子戴眼镜。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对于真性近视的孩子来说,戴眼镜是帮助孩子看清物体,与近视加深并没有直接关系。
不是所有孩子都可以戴塑形镜
许多孩子的视力被电子产品越伤越重,不少家长都带孩子去重新配眼镜,甚至有的家长为了矫正孩子的视力,不惜花重金购买“塑形镜”。角膜塑形镜也就是透气性硬质角膜接触镜,即通常所说的RGP材料制作的眼镜片。眼科医生介绍,角膜塑形镜的治疗原理是促进角膜中央扁平化,合理恢复角膜的形状,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戴塑形镜,建议家长还是理性看待,最好带着孩子先去正规的医院做检查。它对适配人群是有要求的,需排除禁忌症,且屈光度、综合参数、角膜曲率值、年龄、眼部健康状况、孩子的依从性、卫生习惯等均需符合要求。如果做不到定期复查,就不建议去戴了。
一般是针对8岁以上的孩子,屈光度数在600度以下的可以考虑塑形镜,当然它对眼部的要求和孩子全身的要求都是有的。佩戴角膜塑形镜对孩子及家庭环境的卫生要求都是很高的,家长要带孩子到正规的机构,有塑形资质的地方,去佩戴塑形镜。角膜塑形镜是国家三类医疗器械,验配是严肃的医疗行为,需要主治医师以上级别的眼科医师进行验配。如果不是专业验配,有可能引发眼角膜感染、眼角膜盲等病情。到验配机构买角膜塑形镜时,一定要看清楚是否有医疗机构许可证,是否有食药监局发的塑形镜许可证以及主治医师的医师资格证。(记者 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