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支教 心的传承和担当

陕西日报2018-09-07 09:28:49

支教 心的传承和担当

  西北工业大学支教团成员带着孩子做游戏。通讯员郭宁博摄

支教 心的传承和担当

  西安外国语大学支教志愿者为同学们答疑解惑。照片由西安外国语大学提供

  让贫困边远地区的教育强起来,核心的一点是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多年来,我省采取多种办法,深入推进县域内基础教育教师交流轮岗和优质师资支持薄弱地区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与此同时,作为高教大省,我省高校发挥各自优势,选派大学生支教团,常年深入边远山区支教扶贫,一届届莘莘学子薪火相传,用自己所学回报社会,用青春的态度和温度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以行动践行青春诺言。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根据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实施方案》精神,我省结合全省教师队伍建设实际,确立了“骨干为主,选精派强,引领带动,凸显效益”的“三区”支教工作指导思想,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优化选派力量、加强后续管理等方式积极提升“三区”支教工作质量。通过盘活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教学骨干引领示范作用,切实促进“三区”师资水平有效提升。2017年我省“三区”教师支持计划共选派教师2449人次(其中义务教育阶段选派2308人次,非义务教育阶段选派141人次),整个支教工作进展顺利,为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提高优秀教师参加“三区”教师专项计划工作的积极性。各市、县教育部门通过传达学习文件、召开动员会、开展政策宣讲等方式积极展开宣传,让广大教师明白做好“三区”支教工作的重要意义、国家补助标准和本地奖励政策内容、参与条件及方式等。有的市为激发教师支持“三区”教育的热情,在职称评审等工作中专门为“支教经历”设置了专项分值;有的区县将“支教经历”作为评优树模、晋升职称的优先条件;有的对支教教师进行选拔培训,只有教学技能精湛才能列入“三区”教师支持计划人选范围。

  为了实现支教工作的供需精准对接,市县教育部门积极征询受援地对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学段、学科的实际需求,努力做到“需求什么选派什么”。根据需求情况,结合当地实际,精心统筹选派教师学科、学段和数量,达到供需匹配,努力实现选派教师能够发挥专业特长,有效帮助受援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业务能力的目的,推动受援地学校师资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促进贫困边远地区教学质量提高。

  同时,我省不断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制度,2017—2018学年,全省共交流轮岗教师15136人,其中从城镇学校到农村学校交流教师12502人,占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82.6%。

  各地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拓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新思路,探索形式多样的交流轮岗方式。西安市实行跨区交流,每学年由市教育局统筹规划,从碑林区、雁塔区等优质教育资源较为集中的城六区选派260余名优秀教师赴周边县农村学校支教帮扶,采取对口支援、协作共享、影子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施教师交流。渭南市对农村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实行区域内统筹、“无校籍”管理,通过教师走教、支教等方式合理配置师资,逐步健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做一名有温度的支教人

  在支教中,不能忽视的是我省高校的力量。各地涌现出一大批用自己的知识反哺家乡、不负韶华的学子,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的白玛央金就是其中的代表。

  来自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桑日县绒乡扎巴村的90后藏族女孩白玛央金,是西安交通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一名学生。扎巴村承载了白玛央金童年的回忆,作为走出大山的学生,她一直想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家乡作些贡献,使家乡发生改变,让村子变得更好。外地求学的时候,每年回家她都会辅导村里孩子的功课,向他们讲述外面世界的缤纷多彩,她也因此被村里人戏称为“孤儿院院长”。2015年寒假,为了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在和驻村干部商量后,白玛央金回到学校,经过老师的积极帮助与协调,7名来自各个专业的同学组成了第一批“雪域女团”支教队,在2016年暑假迈向了高原。

  支教期间,白玛央金和同学们不光着眼于孩子们的课业,还利用医学专业优势,向乡亲们普及医疗保健知识,让乡亲们逐渐掌握了一些多发疾病的预防和基本治疗方法,减轻了当地抗生素的滥用情况,提高了大家的医疗意识。2016年和2017年的支教活动,得到了当地群众与学校的一致好评。对于未来,白玛央金坚定地说:“回到家乡去,尽早用自己的双手为更多人解除病痛的折磨,为更多的家庭带去欢声笑语,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提高家乡医疗水平。”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至今已连续16年共派出138名优秀毕业生服务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和拉萨市、云南省保山市、陕西省安康市。志愿者们扎根西部、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受到了服务地基层单位一致认可和广泛好评。

  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生魏至男是学校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从2017年8月到2018年7月在城固县秦巴山区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志愿服务。在过去的一年中,魏至男遭遇亲人离世以及严重膝关节疾病的双重打击,仍能够坚守山区、坚守一线,践行“用一年不算太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的誓言。作为队长,魏至男带领西北工业大学支教团12名志愿者圆满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开展了远程课堂、科普助学、心理辅导、体育辅导、爱心捐赠、入户扶贫等一系列取得实效的公益行动,为城固县秦巴山区教育扶贫事业作出了贡献。他先后获得“西北工业大学优秀学生共产党员”“陕西省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雷锋式青年”“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魏至男所在的中心校在城固县水硙村,是城固县最偏远的一处教学点。从2017年10月起,魏至男组织了西北工业大学在全国和世界各地超过50名的校友,利用网络和教室多媒体系统,与山区学生进行连线课堂。志愿者们在魏至男的组织下,精心准备每一场连线课堂,利用午饭后孩子们玩耍的短短40分钟时间,为孩子们介绍一座城市、一所高校、一种职业,在孩子们心中构建起世界的蓝图、人生的蓝图。半年过去,素质课堂已举办100余场,效果甚佳,也有越来越多有爱心有奉献精神的人加入其中,报名的志愿者人数也超过100人。

  魏至男在本科期间考取了国家职业资格健身教练以及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这些知识在支教中派上了用场。支教期间,魏至男坚持每天带领学生一起锻炼,每天陪学生聊天进行心理疏导,还在学校成立了篮球队、健身队。半年下来,孩子们身体素质有了提高,心理问题的症状大大减少,学习效率显著提升,成绩也有了提高。

  经过15年的发展,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条和系统的工作体系。目前,研究生支教团累计服务时长超过50万小时,教授学生超过1.5万人。

  爱心化春雨初心赋芳华

  《初心赋芳华》是陕西师范大学支教团拍摄的一部献礼五四青年节视频短片,短片讲述了作为师范院校的陕师大多年来20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支教经历。陕师大研究生支教团以“参加早、人数多、辐射广、影响大”等鲜明特点,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20年来,陕西师范大学以研究生支教团为纽带,积极发挥学校教师教育的办学特色和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办学优势,不断拓宽扶贫渠道,有效丰富服务内涵,在研究生支教工作中逐渐形成了“组织保障有力、工作运行科学、育人功能突出、服务内涵丰富、教育价值深远”的喜人态势。

  陕师大支教团志愿者在服务期间,通过公开观摩课、教学方法研讨会、学生座谈会等方式,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水平;通过学生家访、主题班会等形式,不断传播新知识、新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当地的基础教育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西安外国语大学10年来结合自身专业特色,着力推进以支教志愿服务为主体的大学社会实践活动,逐步总结出“三个一”专业化支教服务模式,即坚守一个基地——常年在一个基地,接力开展支教活动;凝练一个核心——以外语教学为王牌,素质教育为基础,扎实落实支教任务;建好一支队伍——建立起一支团结、高效、纪律严明的支教志愿服务队伍,切实保障支教质量,为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基层,搭建起广阔平台。

  为确保支教质量、巩固支教效果、传承支教精神,鼓励扎根一个基地、常年持续开展支教志愿服务,西安外国语大学已建立长期挂牌支教基地25个,立足外语专业优势,着力打造专业化的“英语特色支教”,引导支教队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道路。开设“英语特色”课外活动,提高农村留守儿童英语学习兴趣。同时,对当地英语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帮助其掌握科学的英语教学方法。2007年至2016年的10年时间,西安外国语大学全体学子积极响应支教志愿号召,支教队伍由3支增长至32支,支教人数由43人增至686人,报名参与人数更是由最初的115名迅猛增长到近4000名,形成了“一呼百应,千人参与”的可喜局面。(记者吕扬)

阅读
 
编辑:李妍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