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天道酬勤,春华秋实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40年来伴随着改革的春风,陕西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提出的“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紧抓“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用心讲好陕西故事。近日,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国际在线陕西频道特策划“改革开放四十年 见证魅力榆林”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榆林各个区县,了解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榆林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风貌、新成就。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吴宇婷):提起陕西榆林,“濯濯万山无草木,萧萧千里少禽鸦。”曾几何时,这便是榆林留给世人的印象。9月8日,国际在线陕西频道走进榆林市,共同见证改革开放40年来,榆林治沙防沙新成就。
饱受风沙肆虐 “一件皮袄四季穿”
榆林,古称“上郡”,因秦朝名将蒙恬率30万大军“树榆为塞”得名,位于中国陕西省的最北部,是古代的兵家必争之地,长世间的战乱和垦荒导致榆林的水土流失严重,风蚀土地增多,因此,榆林成了一个自古时候起就和沙漠打交道的城市。
陕西省是中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也是阻止西北风沙东越南进的重要防线。陕西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的99%都集中在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的陕北榆林。
由于过度垦殖、气候变化等原因,榆林的植被曾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在新中国成立前近百年,流沙已越过长城南侵50多公里。解放初期,榆林市仅残存60万亩天然林,林木覆盖率只有0.9%,流沙吞没农田牧场120万亩,沙区仅存的165万亩农田也处于沙丘包围之中,390万亩牧场沙化、盐渍化、退化严重,沙区6个城镇412个村庄被风沙侵袭压埋,形成了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由于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榆林每年因水土流失输入黄河的泥沙高达5.3亿吨,占中上游入黄泥沙量的三分之一。辖区内的榆阳、横山、靖边、定边、神木、府谷6县(区、市),属于榆林市风沙区,是京津风沙源治理的工程区(简称“京津工程区”),也是京津沙尘传输路径西北路的沙尘源区和加强区。
当地有句顺口溜,“山高尽秃头,滩地无树林。黄沙滚滚流,十耕九不收”,“吃糠菜,住柳庵,一件皮袄四季穿”是生活在榆林大地和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打好治沙组合拳 造林“色”变
“榆林的林业发展,完全可以说是一部榆林治沙造林的史诗,也是榆林的发展史。”榆林市林业局长吕学斌接受国际在线陕西频道采访时说道。
提到以前的榆林,据吕学斌描述,过去的榆林林木覆盖率只有1.8%,漫天黄沙,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年降雨量在300毫米以下。“那个时候,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环境非常恶劣。”吕学斌说道。
沙地造林(供图 榆林佳县林业局)
为了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榆林就开始对沙漠进行长期不间断治理,尤其改革开放以后,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榆林市积极践行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工作,并且结合南北不同地貌,形成“南治土,北治沙”针对性防治体系。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榆林森林覆盖率从当时1%左右提升到现今的38%左右,极大的改善了人居环境。
从“哪里有风哪里栽,要把风沙锁起来。”“哪里有空哪里栽,再把窟窿补起来。”“适地适树合理栽,又把三松引进来。”到“乔灌混交立体栽,绿色屏障建起来”,再到“打造精品连片栽,增值增效富起来。”据了解,榆林针对五大沙化土地类型区,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走出了不断升级的科学治沙之路。通过采取人工、飞播、封育相结合,植治、水治、土治相结合,一改(改良土地)、三化(林网化、水利化、园林化)、八配套(田、渠、水、林、路、电、排、技)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推广樟子松“六位一体”等造林治沙实用技术,提高了治理水平,保证了治理成效,让榆林植树造林蓬勃发展。
多年来,榆林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治沙造林经验,曲折前行,经历了试验摸索阶段、集体大规模治理阶段、改革开放转型阶段和生态建设全面发展阶段。科技支撑、改革创新、产业带动在治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科技治沙作用明显。榆林的沙区降雨稀少、气候干旱,种树种草难度大、成本高。林业部门加大治沙关键技术科研攻关,大力推广应用先进治理模式和技术,不断提高防沙治沙科技含量。一项项先进的治沙科技成果在实践中大显神威。
2015年,榆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启动了“榆林沙区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与适应性研究”项目,主要解决榆林沙区数年来樟子松生态林缺乏更新替代树种和经济效益微薄问题。通过聘请辽宁章古台嫁接技术工人到实地示范与传授,以及本地科研人员的探索,目前,在榆林林业科技示范园、定边林业科技示范园、横山白界林场,已培育红松嫁接苗7万多株,筛选出一套完整的嫁接技术和管理措施。林业部门依靠这项技术把红松的生长区域向南推移了1个—2个纬度,同时将樟子松生态林改造成生态防护、种子生产兼用的多功能人工经济林,为榆林沙区常绿针叶树种的结构调整扩充了资源,极大地丰富了沙区造林树种的多样性。
据了解,榆林市把类似这样的科学研究贯穿于防治荒漠化全过程,目前已营造万亩以上成片林165块,使沙区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治理。
改革创新增添动力。榆林市探索建立沙化土地资产产权制度,制定用途管制办法,完善扶持政策,拓宽资金渠道,推动建立荒漠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和防沙治沙奖励补助政策,创新防沙治沙投融资模式,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治沙。
在榆林绥德县辛店乡裴家峁村,农民进城务工留下大片果园荒废无人管理。县委县政府决定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在裴家峁村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在流转土地1000多亩,极大增加了耕地面积的基础上,按照“家庭林场”式复合经营,满足了有技术特长、有资金实力、有经营能力的专业大户集约经营土地、规模化发展林果产业的愿望。
在榆林佳县,三北防护林建设初期,佳县人民把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确定为建立以红枣为主的生态经济林体系,组织专门机构对佳县石洼进行系统规划,并出台了“个体承包、垒石造田,谁造田谁所有,谁栽树谁受益,五十年不变”的石洼开发治理政策,大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从此,向石洼要地、要效益的号角吹响。截至目前,黄河沿岸石洼区开发治理石洼5万多亩,栽植以红枣、花椒为主的经济树种150多万株,不仅经济效益可观,社会、生态效益也尤为凸显。
据了解,近年来榆林按照“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思路,制定落实了“谁造谁有,允许继承和转让”的政策措施,实行治理项目和治沙造林项目招投标制,推行“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目前,承包治沙造林万亩以上的大户、企业有50多家,经营面积100多万亩。涌现出李守林、石光银、牛玉琴、张应龙和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治沙英模。
目前,榆林市构建起特色经济林果产业体系,现有各类经济林面积400多万亩,其中红枣170万亩、杏100万亩、山地苹果65万亩、长柄扁桃40万亩、核桃32万亩,建立起集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主的经济林果产业新体系,拉动榆林市农业人口年均增收1900元。
告别黄沙 全力打造国家森林城市
在各大生态工程带动下,榆林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呈现出面积减少、程度减轻的趋势,植树造林使榆林遍布绿色,极大改观沙区生态面貌,走向“向荒漠要绿色”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榆林市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整治力度,大力倡导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现如今,榆林防沙治沙迈入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新阶段,森林覆盖率从原先的1%提升到了38%,彻底地让沙漠变了“色”。榆林成为中国防沙治沙示范区之一。
目前,榆林以建设“塞上森林城、宜居生态市”为目标,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原则,以城市城郊绿化、道路两侧绿化、长城沿线绿化、矿区治理绿化、水源保护绿化、沙区治理绿化为重点,强力推进“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大力实施“林业十大工程”、建设“六个百万亩基地”,计划到2020年,林木保存面积达到2400万亩,林木覆盖率提高到36%以上,林木蓄积量达到730万立方米,湿地保有量稳定在69万亩以上,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达到5%,林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如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过去黄沙漫天的榆林,历经40年巨变,如今,一行行碧树,一湾湾梯田,一片片田园,榆林人用汗水和泪水成就的脚下的绿色,向世人展示了榆林林业建设的成就,昭示着榆林成为“塞上明珠”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