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男子32年收藏3000余张站台票 记录铁路发展变革
谭师傅展示收藏的站台票 记者 李宗华 摄
在西安火车站候车大厅做服务人员32年,谭仲元时常有一种错觉,日子是重复不变的。几十年来,来去匆匆的旅客,相似的问题或求助,始终如一的笑脸与服务,就是他生活的全部。但每每翻出自己这些年收藏下来的3000余张站台票,他就能清楚地感受到,这个社会正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着,小小站台票也记录着时代变迁。
A 收藏几千张年代不同的站台票
谭仲元收藏的这几千张站台票中,时间最早的一套来自1984年。那是西安铁路局为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发行的,一套4张。如书签一样的票面上印刷着钟楼、华清池、大雁塔等几处西安最知名的景点。
最新潮的一套来自2008年,是两张“长”得像火车票的磁卡票,分别售自北京南站和天津站。据谭仲元说,这是当时为庆祝京津城际高铁开通两个车站纪念发售的,现在这样的磁卡站台票不一定有售,但从两种票面上不难看出时代在发展。
“首先是售价,可以看到,1984年的站台票只要1分钱,2008年是1元钱。另外,两张票的规格、购买方式、检票方式都不一样。”谭仲元向记者介绍,自1910年我国开始使用首张站台票以来,人们如有需要都需通过接站或送站信息到人工窗口购买,即使是在自助售票机已经逐渐发展得更方便、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今天,进站也需人工检票。但这一套磁卡票当时机器可售、闸机可检,就票据本身来说,就是一个大的变化与发展。
而在这两种票之间,站台票的发展还经历了另外一次相对来说不太“显眼”的变革。“那是1992年,铁道部以文件的方式,对站台票的规格、编码、用字等做了统一规范。此后站台票从以前的五花八门,变得正式标准起来,也逐渐成了收藏界的新宠。”
B 站台票记录了历史 记录了感情
也是在那一年,谭仲元迷上了收藏站台票,从此一发不可收。9月24日他告诉记者,自己对站台票的痴迷一方面来自于对铁路文化的感情,一方面是想留下些有意义的“见证”。
“我算是个‘铁三代’,从小在铁路边长大,毕业后又干了这一行,对铁路非常有感情。从小到大我亲眼见证着火车、铁路线的发展,就想将这种变化想办法保留下来。”那时候,站台票可能是最直观的记录着这种变化的票据了。“1910年到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站台票就是一张与铁路常用客票相似的卡片。改革开放后,铁路人意识到,站台票不仅可以作为一种迎送旅客进出站的票据凭证,还可以承载更多的信息,于是这张票逐渐开始由卡片式向拥有大幅彩色画面的印刷品转变。”
特别是1992年相关部门对此进行统一规范后,各个铁路局在规范标准内想方设法展现自己的地方特色,谭仲元因此收集到了不少“珍品”。9月24日,他一张张将自己收藏的站台票展示给记者看,这些站台票虽大小规格一致,内容却丰富多样,各不相同。票面印刷的有名人字画,名胜古迹,还有珍稀保护动物等等。
谭仲元说,这些年来,自己为了收集这些票花费了不少心思,也投入了不少钱财与精力,但每次看到它们,就觉得付出再多也值得。“我每天工作的地方就是一方小小的候车室,这些票却让我看到了大江南北的好风光,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些年祖国的发展。”他翻到一张广州铁路局多年前发行的站台票指给记者看,“就以广州局之前发的这个铁路线路图为例,当年,广州那边就一条广梅汕铁路,现在你再翻当地的铁路图看看,路网已经如蜘蛛网一样密集了。”(记者 张晴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