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柳洪华):2018“丝路名人中国行”于10月18日至10月21日走进陕西。来自土耳其、埃及、巴勒斯坦、阿富汗等丝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教育和传媒等领域知名人士,领略陕西的厚重文化与风土人情,感受“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的成就并探讨共建“一带一路”的潜力和前景。
作为土耳其《晨报》文化专栏总监,在四天的陕西之旅中,格克桑·格克塔什用脚丈量陕西大地、用笔记录陕西见闻、用心感受陕西文化。10月21日晚,在陕西之行结束前,格克桑·格克塔什接受国际在线陕西频道专访,畅谈自己的中国“初体验”。
土耳其《晨报》文化专栏总监格克桑·格克塔什接受国际在线陕西频道专访(摄影 吴宇婷)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这是您第几次来中国?
格克桑·格克塔什: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在此之前,我从书中对中国有所了解,但我觉得这远远不够。只有自己去亲身经历,才能更深入、更准确地了解中国。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作为土耳其《晨报》文化专栏总监,通过在陕西的这四天旅程,您对中国文化有什么新的认识?
格克桑·格克塔什:四天的旅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文化保护、让文化走向世界方面,土耳其和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谈到“瓷都”铜川,铜川耀州窑瓷器最大特点就是将大到君王的历史故事,小到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人物等文化元素都在耀州瓷上得以体现。其实土耳其也盛产瓷器,比如土耳其的伊兹尼克就与铜川一样,都是以生产瓷器著称。
此外,在铜川让我和很多制作瓷器的艺人有了交流的机会,我发现他们把制作瓷器作为使命,这让我深受感动。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中国和土耳其在文化方面有哪些可相互借鉴之处?
格克桑·格克塔什:对于这个问题,我感触良多。虽然只有几天的行程,我已经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我想举个例子,在西安碑林区的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看到了皮影戏,这样的艺术形式在土耳其也有。因为我本人是皮影爱好者,对此也做了一些研究。皮影戏是非常传统、经典的艺术,现在从事这种艺术的人都是一些年长的艺术家,如何将皮影戏等一批传统艺术通过年轻一代去传承,是中土两国艺术家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另外,皮影戏艺术家也可以将中土两国皮影戏中的英雄人物结合起来,通过两国的语言,创作新的故事和表演桥段,从而更好的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观众。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体会到国家之间有很多相通之处。
我还想说,把民族的东西世界化才是世界的。我在铜川看到了中国正在把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并且做得非常成功。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土耳其以及其他国家,最希望的是传承、挖掘自身文化的同时,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促进文化的发展。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古丝绸之路上,瓷器作为纽带将东西方国家联系在一起,对此您有何看法?
格克桑·格克塔什:在古代,瓷器在商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我来到铜川耀州窑博物馆看到耀州瓷时,我联想到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进程。我认为没有历史的事物,生命力都不会很长,因此,一种艺术要发扬光大,必须既要扎根历史,又要放眼世界。
瓷器在现代社会中正是发挥了让人寻本溯源,了解自己民族文化深度和文化根本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推介民族的、传统的文化和艺术,将古老的艺术发扬光大。我在欣赏耀州瓷时,不想用“你们的瓷器”或是“我们的瓷器”这样的表述,瓷器所展现的价值是“世界上有你也有我”。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您如何看待古丝绸之路和今天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
格克桑·格克塔什:古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商品是瓷器、香料、丝绸、茶叶,随着时间的推移,代表性商品会发生变化。但是遵循古丝绸之路的“基因”,发展到现在的“一带一路”倡议,一定会促成更多、更深的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是分享、共享、合作,这些理念与土耳其很契合。
在各国合作中,我认为起第一作用的就是文化和历史。因为历史会吸引很多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形成人的聚合效应。正是因为在文化上能够聚合在一起,才可以进行商贸等其他合作。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作为媒体人,回到土耳其后将用什么形式描述这段旅程?
格克桑·格克塔什:我想说,最好不要这么快回土耳其,再让我待上两三个月,可能会有更多奇妙的经历。我是一位专栏作家,我会将这里的所见所闻,以文章的形式告诉土耳其的受众;同时我也会写游记,将自己的感受、经历以及我和当地人之间交往的故事记录下来。中国有着非常厚重的文化和历史,但我最想写中国人的故事。无论是在西安碑林区,还是在铜川,我和当地人的交往都给我留下了深刻感受,我们彼此间不需要太多的言语表达,通过互相注视就能理解内心的想法。虽然我们说着不同的语言,但是我能感受到我们的心灵是相通的,这是我在文章中最想表达的。
我想说,现在我的心留在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