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瓷艺人童胜利(左)正在教土耳其《晨报》摄影记者萨费特·阿扎克如何拉坯(摄影 沈卫)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张静攀):经过上千次的尝试和煅烧,1976年,耀州青瓷工艺在失传800余年之后重获新生。当年让耀州青瓷“复活”的窑炉,如今就位于铜川市陈炉镇上童胜利工作室的院子里。
童胜利是陕西铜川人,陕西工艺美术大师,48年的人生经历,一大半都花在了陶瓷上,目前在陈炉镇上经营着自己的陶瓷工作室。
1990年,高中毕业的童胜利,跟很多当地年轻人一样,几乎想都没想就去了陶瓷厂当起了学徒工。经过几年的学习,童胜利从学徒工变成了一名出色的陶瓷工人,上百件同样款式的碗,出自他手的,碗口直径相差不超过2毫米,而且所有的工序都是纯手工的,过程中也不会用一次尺子。2012年,童胜利的作品《人生天地间素胎兰花人物罐》荣获中国轻工协会“大地奖”陶艺类银奖。2013年其作品《时间》获中国青年陶瓷艺术博览会国家级铜奖。
在陶瓷厂工作期间,童胜利曾被派往广东佛山石湾镇学习陶艺制作技术,得到了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魏华、杨英才的指导,这使童胜利对陶艺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回陕后,他研发了水琴、台灯、陶艺文化墙等产品,深受客户的青睐。“当时,耀州瓷的产品种类以及釉色品种整体都比较单一。”童胜利表示,“传统的我们当然要继承,但新的产品和工艺也要不断开发。”
为了最大可能地实践自己的想法,2015年,童胜利离开了工作25年的陶瓷厂,创建了自己的工作室。童胜利工作室所在的陈炉古镇,是宋元以后耀州窑唯一尚在的制瓷旧址,其烧造陶瓷的炉火近千年来灼灼不息。陈炉古镇也是童胜利出生和长大的地方,十里窑厂的星星炉火曾是他的童话世界,他对世界所有的美好幻想最初都是在这里升腾而起的。如今,他的理想又再次植根于这片熟悉的土地。开了工作室以后,童胜利每天要工作十六七个小时。在做传统耀州瓷器的同时,他还致力于研发新釉料,开发新品种,不断去满足现代用途和现代审美。“目前,我做的瓷器销路还可以,现在已经卖到了美国。”童胜利说。对于目前所取得的成绩,童胜利认为,一切才刚刚开始。
但童胜利也有担忧。目前,在童胜利做瓷器的大都是以前做瓷器的老工人,年轻人一个也没有,而且在整个陈炉古镇,情况大都如此。“如何把耀州瓷的制作工艺传承下去,是个问题。”童胜利说。
童胜利还表示,做陶瓷非常辛苦,手艺人培养周期长,光是学习手拉坯就得学两年,而且前期收入很低,这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童胜利自己的孩子也已经在上高中了,他想让孩子学做陶瓷,但她不愿意,童胜利虽然很无奈但也表示理解:“这不是年轻人的问题。”
为了让陶瓷能吸引更多年轻人的注意力,童胜利将目光瞄向了高校。现在童胜利跟好几家高校合作,为学生讲课,同时将自己的工作室作为教学基地,让学生来实践。“抛却一些现实因素,你会发现,其实很多孩子对陶瓷还是很感兴趣的。”童胜利说。他也表示,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改变行业现状,让更多的年轻人把兴趣转变为行动,真正有意愿从事陶瓷这个行业。
10月21日,纪念耀州窑创烧1400周年·中外记者大型采访活动在陕西铜川启动,童胜利带着自己的作品,与其他陶瓷艺人一道在充满着创意的集市上进行陶瓷作品展示。正是因为无数像童胜利一样的匠师们日夜烧炼、苦心钻研,经过无数次的改良与创新,终究成就了现今的耀州瓷。而今后,铜川耀州瓷产业崛起的过程当中,也离不开童胜利这些匠师们的努力。